蜀冈头。记狂夫、旧日曾游。
薄倖樊川,赢得一梦青楼。
红桥上,藕丝菱蔓,当时费尽凝眸。
平陈业,烟花记,可怜逝水悠悠。老矣先生何求。
也雨楫烟帆,北谒诸侯。鹤发开元,老泪铜仙争流。
红衣落尽西风起,怕隋堤、最不宜秋。
隐隐见,一江灯火,人隔扬州。
蜀冈头。记狂夫、旧日曾游。
薄倖樊川,赢得一梦青楼。
红桥上,藕丝菱蔓,当时费尽凝眸。
平陈业,烟花记,可怜逝水悠悠。老矣先生何求。
也雨楫烟帆,北谒诸侯。鹤发开元,老泪铜仙争流。
红衣落尽西风起,怕隋堤、最不宜秋。
隐隐见,一江灯火,人隔扬州。
此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先生在梦中回忆扬州往事的情景。开篇“蜀冈头”点明地点,“记狂夫、旧日曾游”引出回忆的主题。接着“薄倖樊川,赢得一梦青楼”一句,以“薄倖”形容过往的轻浮与不忠,却换来了“一梦青楼”的虚幻美好,表达了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与感慨。
“红桥上,藕丝菱蔓,当时费尽凝眸”描绘了红桥上的景象,藕丝菱蔓缠绕,让人驻足凝望,体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接下来“平陈业,烟花记,可怜逝水悠悠”则将思绪拉回历史,以“平陈业”象征过去的辉煌,而“烟花记”则是对扬州繁华的回忆,最后感叹时光流逝,一切如流水般逝去。
“老矣先生何求”表达了主人公年老后的淡泊与无求,接着“也雨楫烟帆,北谒诸侯”描述了他北上拜见诸侯的情景,虽有奔波之劳,但内心似乎并无太多欲望。随后“鹤发开元,老泪铜仙争流”以“鹤发”形容白发苍苍,与“开元”(唐朝盛世)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盛世不再的感慨,同时“老泪铜仙争流”更是情感的爆发,展现了对岁月无情的哀叹。
最后“红衣落尽西风起,怕隋堤、最不宜秋”描绘了红花凋零、西风吹起的凄凉景象,与“隋堤”(隋炀帝所建的运河堤岸)联系起来,暗示着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沧桑。“隐隐见,一江灯火,人隔扬州”则以灯火映照出扬州的轮廓,但人已不在,表达了对扬州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主人公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和深沉的历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