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击瓯楼》
《击瓯楼》全文
宋 / 冯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石上辞人赋,城高古郡楼。

能将天外意,写尽曲中愁。

湘瑟曾谁听,巴江祇自流。

倚栏吟月午,临下更迟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

首句“石上辞人赋”,以“辞人”点明了诗人的身份,暗示其文采斐然,而“石上”则营造出一种古朴、坚韧的氛围,仿佛诗人的才情在岩石上得以永恒。接着,“城高古郡楼”一句,通过“城高”和“古郡楼”的描绘,不仅勾勒出了历史的厚重感,也暗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雄伟与沧桑。

“能将天外意,写尽曲中愁。”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诗人的思绪比作天际的云彩,将内心的忧愁比作曲中的旋律,表达了诗人情感的深邃与复杂。诗人似乎在说,他能够将那些难以言表的思绪和情感,通过文字或音乐的方式,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湘瑟曾谁听,巴江祇自流。”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与感慨。湘瑟,即湘妃竹制成的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乐器,常与湘水、湘妃等意象联系在一起,象征着哀怨与思念。诗人问“湘瑟曾谁听”,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而“巴江祇自流”,则是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无奈与感慨,巴江之水独自流淌,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与哀愁。

最后,“倚栏吟月午,临下更迟留。”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倚靠栏杆,对着半空的月亮吟唱的情景。午夜时分,月光如水,诗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离去。这不仅是对诗人孤独心境的描绘,也是对诗人追求艺术至高境界的赞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内心世界,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冯山
朝代:宋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猜你喜欢

同刘咨议咏春雪诗

晚霰飞银砾,浮云暗未开。

入池消不积,因风堕复来。

思妇流黄素,温姬玉镜台。

看花言可插,定自非春梅。

(0)

咏鹊

欲避新枝滑,还向故巢飞。

今朝听声喜,家信必应归。

(0)

又和

转袖随歌发,顿履赴弦馀。

度行过接手,回身乍敛裾。

(0)

凌云台

绮甍悬桂栋,隐映傍乔柯。

势高凌玉井,临迥度金波。

易觉凉风至,早飞秋雁过。

高台相思曲,望远骚人歌。

幸属此迢递,知承云雾多。

(0)

度关山

陇树寒色落,塞云朝欲开。

谷深鼙易响,路狭幰难回。

当知结绶去,非是弃繻来。

行人思顾返,道别且徘徊。

愿度关山鹤,劳歌立可哀。

(0)

杂绝句诗四首·其一

昼蝉已伤念,夜露复沾衣。

昔别曾何道,今夕萤火飞。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