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卿苦忆红泥阁,我亦伤心碧树村。
病骨沈绵词客死,更谁攀折与招魂?
马卿苦忆红泥阁,我亦伤心碧树村。
病骨沈绵词客死,更谁攀折与招魂?
这首诗是清代纳兰性德所作的《柳枝词二首(其一)》。诗中以马卿和“我”自比,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生命脆弱、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马卿苦忆红泥阁”,借用了典故,马卿(即司马相如)因思念卓文君而回忆起两人共度的红泥小阁,暗喻诗人对已逝友人的深深怀念。接着,“我亦伤心碧树村”,诗人自言也因友人的离去而感到心痛,将自己置于与友人相似的情感状态之中,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病骨沈绵词客死”,进一步描绘了友人离世后留下的凄凉景象,用“病骨沈绵”形容友人生前的虚弱与病态,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这不仅是对友人身体状况的描述,也是对生命易逝的感慨。
最后,“更谁攀折与招魂?”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孤独与无助,以及对友人灵魂归宿的忧虑。在古代,招魂是一种仪式,用于安抚亡灵,表达对亡者的哀思。此处问句,既是对友人的深情呼唤,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沉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洞察,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哲学意味。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