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绝山南寺,僧居无限清。
不知行道处,空听暮钟声。
孤绝山南寺,僧居无限清。
不知行道处,空听暮钟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寺庙的孤寂景象。"孤绝山南寺",寥寥几字便勾勒出寺庙坐落在偏远山岭之巅,环境清幽而孤立无依。"僧居无限清",进一步强调了僧人的生活环境清净,远离尘世喧嚣,体现出佛教修行的宁静与超脱。
后两句"不知行道处,空听暮钟声",诗人通过写僧人可能在独自修行,不知外界路径,只能静静地聆听傍晚的钟声,传达出一种深沉的禅意和孤独感。这种空灵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僧人生活的敬仰以及对自然与心灵宁静的向往。
总的来说,苏辙的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展现了山寺僧人的生活状态,寓含了对超然境界的追求,具有深厚的禅意和意境之美。
孟冬日日东风狂,长淮水与风争强。
层涛如山势欲立,怒潮逆上相颉颃。
大舟乱流流转急,人马蚁集骇欲僵。
篙师捩柂誇好手,迎风簸浪抑且扬。
小舟径渡矜勇捷,翩如一叶凌空翔。
须臾掀舞浪花里,回澜百折争低昂。
我闻夏后分四渎,百川受职皆循良。
迩来洪河恣陆梁,清浊混殽隳旧防。
昨者王师扼淮口,坐制鲸鲵如犬羊。
天吴罔象不敢动,河失故道谁之殃。
汉武当年塞瓠子,劳民兆乱纷抢攘。
中原父子化鱼鳖,至今千里无耕桑。
我欲愬帝敕河伯,使复故道安天常。
清者自清浊自浊,勿冒约束干明章。
不然帝怒速致讨,河伯戮死吁谁伤。
石室无人住,归心似鹤轻。
山君驱虎去,童子报丹成。
玉窦凭龙守,芝田借雨耕。
怀君明月夜,遥听《步虚》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