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曾记写疏时,黄帕亲封下赤墀。
三十四年薄宦客,一千七众讲经师。
蓝堆山续开皇诏,仙掌茶抽谷雨旗。
鬼斧神工仍七日,直教重勒玉泉碑。
北平曾记写疏时,黄帕亲封下赤墀。
三十四年薄宦客,一千七众讲经师。
蓝堆山续开皇诏,仙掌茶抽谷雨旗。
鬼斧神工仍七日,直教重勒玉泉碑。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的《示度门》。诗中描绘了北平的一段历史记忆,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丰富的历史场景与文化氛围。
首句“北平曾记写疏时”,点明地点与时间,暗示了对过去某个重要时刻的回忆。接着,“黄帕亲封下赤墀”一句,以黄帕和赤墀的细节描绘,营造出庄重而神圣的氛围,仿佛在讲述一段关于权力交接或仪式庆典的故事。
“三十四年薄宦客,一千七众讲经师”两句,将时间跨度与人物身份巧妙结合,既体现了时间的漫长,也揭示了人物角色的转变,从低微的官吏到众多弟子的导师,形象地展示了个人经历的丰富与复杂。
“蓝堆山续开皇诏,仙掌茶抽谷雨旗”则进一步深化了历史与文化的交融,蓝堆山与开皇诏、仙掌茶与谷雨旗的并置,不仅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也寓意着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最后,“鬼斧神工仍七日,直教重勒玉泉碑”两句,以“鬼斧神工”形容技艺之高超,强调了时间的考验与历史的见证。通过“七日”这一具体的时间概念,以及“玉泉碑”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卓越成就与永恒记忆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蕴含了对个人成长与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
君不闻汉时遗荣两大夫,群公祖道倾京都。
去尘寂寞绝继踵,但见画手空传图。
君今心事能超古,早束衣冠挂神武。
掉头不待迫悬车,广受视君知孰愈。
世人分著金笼头,或贪微名鱼中钩。
宁如君脱宦海去,饱看遥碧临清流。
似闻远目增明处,宛如画出城南句。
款门何日赴幽期,坐挹云岑为君赋。
想当遐瞩穷天垠,吟怜修眉浓绿新。
应嗤争利推车客,不惜青山碾作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