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忝掌丝纶,曾赋早朝诗,尚余袖底炉烟,囊中银管;
万千家共跻仁寿,愿斟元日酒,好劝农勤稼穑,士乐弦歌。
十三年忝掌丝纶,曾赋早朝诗,尚余袖底炉烟,囊中银管;
万千家共跻仁寿,愿斟元日酒,好劝农勤稼穑,士乐弦歌。
此联以对仗工整、寓意深远见长。上联“十三年忝掌丝纶,曾赋早朝诗”开篇即点明了时间跨度与身份地位,"忝掌丝纶"谦逊地表达了自己在朝廷任职的经历,“曾赋早朝诗”则暗示了其文采斐然,且有为国效力之功。接着“尚余袖底炉烟,囊中银管”两句,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展现了文人日常的生活场景和创作工具,炉烟象征着文思如烟,银管则是笔墨的象征,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文学才华。
下联“万千家共跻仁寿,愿斟元日酒”转而关注民生,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福祉的深切关怀,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人们都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好劝农勤稼穑,士乐弦歌”则进一步阐述了对社会发展的期待,既强调了农业生产的根本性作用,也体现了对文化教育的重视,认为音乐与诗歌是提升社会精神面貌的重要手段。
整体而言,此联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国家、人民的深情厚意,还蕴含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
王者不贵力,秦皇御辇来。
未观东海日,先上登封台。
琢石难留字,祈天未遏灾。
万年私大业,无计堕奸回。
地拔云中磴,螺旋屋里湾。
登临情未易,归客路方难。
残雪犹吞岳,寒风只在山。
低头见梁父,应接未能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