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鸟既至,序属春分。朝于太阳,厥典备存。
载严大采,示民有尊。扬光下烛,煜爚东门。
玄鸟既至,序属春分。朝于太阳,厥典备存。
载严大采,示民有尊。扬光下烛,煜爚东门。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祭祀仪式中的一幕,充满了庄重与神圣的氛围。"玄鸟既至,序属春分",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自然景象,玄鸟(即燕子)的到来标志着春分时节的开始,预示着新生命的孕育与希望的降临。"朝于太阳,厥典备存",描述了人们向太阳神进行朝拜的情景,太阳象征着光明与力量,而"厥典备存"则表明了仪式的完整性和对传统信仰的尊重。
接下来的"载严大采,示民有尊",进一步强调了仪式的庄严与民众对神灵的敬畏之心。"载严大采"可能指的是祭品的准备或仪式的布置,显示出对神灵的崇敬之情。"扬光下烛,煜爚东门"则描绘了仪式中光华四射、照亮整个东门的壮观景象,不仅象征着神灵的光辉照耀人间,也寓意着光明与希望的传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中对自然、神灵的敬畏与崇拜,以及仪式的庄重与神圣,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
毗陵东城隅,剑井千尺深。
当年葛仙翁,驻鹤曾幽寻。
有时灵秀硌,白虹出其阴。
魁材与硕辅,秉毓人争歆。
濮君兵曹彦,家住此水浔。
奉檄向江南,薰风惜离襟。
安舟载老母,甚遂平生心。
颇闻井中气,耿耿发自今。
愿保忠孝期,为子歌好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