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介堂胡知郡·其一》
《挽介堂胡知郡·其一》全文
宋 / 王义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忆昨云从东野时,天街携手话心知。

澹庵往矣谁其嗣,文定今之学者师。

德邵年高前辈行,山摧木坏哲人萎。

虎头城下艰难共,古道如公更有谁。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王义山所作,名为《挽介堂胡知郡(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情和往昔时光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知识传承和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

“忆昨云从东野时,天街携手话心知。”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与朋友同行于东野之时的美好回忆,那时候他们手牵着手,在天街上畅谈心中所想,这份情谊深厚而真挚。

“澹庵往矣谁其嗣,文定今之学者师。”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知识传承的关怀。澹庵可能指的是某位先贤或圣人的居所,而现在已经不复存在,那些智慧的继承人又是谁呢?“文定”可能是指文定的学问或思想,作者在这里提醒现今的学者要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

“德邵年高前辈行,山摧木坏哲人萎。” 这两句描绘了时代变迁带来的景象。德邵可能是指某位德高望重的前辈,其道德如同高山,而现在这些伟大人物的形象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行渐远,就像山崩木朽一样,哲人也变得萎靡不振。

“虎头城下艰难共,古道如公更有谁。” 这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共同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朋友之间的情谊,以及对那些仍然坚守着古老道德的人的赞赏。在虎头城下的艰难时光,是作者与胡知郡共同度过的,而“古道如公更有谁”则是在问,在这个时代变迁中,像胡知郡这样还能坚持古道的人又有谁呢?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知识传承和时代变迁的反思,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和严肃的历史观。

作者介绍

王义山
朝代:宋   字:元高   号:稼村   籍贯:富州(今江西丰城)   生辰:1214——1287

王义山(1214——1287),字元高,号稼村,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富州(今江西丰城)人。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猜你喜欢

四言曲池酺饮座铭

日月扬彩,爟烽撤候。赐饮平郊,列筵春岫。

露鲜芳薄,影华清溜。倒载言旋,骊歌贰奏。

(0)

朗吟

优游曲世界,烂熳枕神仙。

(0)

江南冬日喜遇故人

江南木落塞鸿飞,江汉离人久未归。

客舍无成重相见,雪天留宿可相违。

篇章只使容颜改,名利空教翰墨稀。

终拟全家漾舟去,五湖高掩白云扉。

(0)

南窜途中感愤

十五馀年车马客,无人相送到崖州。

(0)

中和甲辰年冬十月,奉使东泛,泊舟于大珠山下。凡所入目,命为篇名,啸月吟风,贮成十首寄高员外·其九红叶树

白云岩畔立仙姝,一簇烟萝倚画图。

丽色也知于世有,閒情长得似君无。

宿妆含露疑垂泣,醉态迎风欲待扶。

吟对寒林却惆怅,山中犹自辨荣枯。

(0)

登陈拾遗书台览杜工部留题慨然成咏

步出县西郊,攀萝登峭壁。

行到蕊珠宫,暂喜抛火宅。

羽帔请焚修,霜钟扣空寂。

山影落中流,波声吞大泽。

北厢引危槛,工部曾刻石。

辞高谢康乐,吟久惊神魄。

拾遗有书堂,荒榛堆瓦砾。

二贤间世生,垂名空烜赫。逸足拟追风,祥鸾已?翮。

伊馀诚未学,少被文章役。

兴来挥兔毫,欲竞雕弧力。

虽称含香吏,犹是飘蓬客。

薄命值乱离,经年避矛戟。

今来略倚柱,不觉冲暝色。

袁安忧国心,谁怜鬓双白?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