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灯坐二更,茶具独未屏。
春寒逼清明,紬帽犹在顶。
大音本无闻,含笑秖自领。
月上猿亦来,窗前弄林影。
孤灯坐二更,茶具独未屏。
春寒逼清明,紬帽犹在顶。
大音本无闻,含笑秖自领。
月上猿亦来,窗前弄林影。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独自品茶的情景,以及周围环境的清冷与静谧。首句“孤灯坐二更”点明时间与孤独氛围,接着“茶具独未屏”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世隔绝的状态。春寒未尽,清明将至,诗人仍戴着棉帽,表现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自然的亲近。
“大音本无闻,含笑秖自领”两句,运用了“大音希声”的哲学思想,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他独自品味着茶香,享受着内心的宁静,仿佛在无声中感受到了宇宙的和谐与美好。
最后,“月上猿亦来,窗前弄林影”描绘了一幅月光洒落、猿猴戏耍的画面,增添了诗境的生动与趣味。月光与林影的交织,不仅美化了环境,也映照出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孤独时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生活、自然和内心的深刻感悟。
旅夜不成眠,棂风吹败纸。
驾言向中途,町蹊随迤逦。
孤月憩岩巅,遥山潜雾里。
村鸡听三号,舆夫行五里。
曙色犹朦胧,道旁暂休止。
星影辨前林,滩声知近水。
临流掬月光,一漱凉侵齿。
欲下舆舆眠,吟情时复起。
■■■■■■云岭,帘开处,佩珊珊。
谁家姊妹当窗立,腰肢如柳貌■■。■■■■,■色上眉尖。
说一语、惟知轻与细,回一顾、许多娇与媚,都欲倩、画图传。
文箫只许秦楼住,双成端称鹊桥仙。
怕东风吹上,去到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