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曾有洞天期,犹傍天坛摘紫芝。
处世自能心混沌,全真谁见德支离。
玉霄尘闭人长在,金鼎功成俗未知。
他日飙轮谒茅许,愿同鸡犬去相随。
先生曾有洞天期,犹傍天坛摘紫芝。
处世自能心混沌,全真谁见德支离。
玉霄尘闭人长在,金鼎功成俗未知。
他日飙轮谒茅许,愿同鸡犬去相随。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的文学家徐铉所作,名为《赠奚道士》。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颂扬道教修行之美好的诗篇。
“先生曾有洞天期,犹傍天坛摘紫芝。” 这两句表达了对道士高尚境界的敬仰,“洞天”指的是道家理想中的仙境,“紫芝”则是传说中长生不老的灵草。这里描绘了一位修行者追求神仙境界的情景。
“处世自能心混沌,全真谁见德支离。” 这两句则写出了道士超脱尘世的心态,“心混沌”意味着心无杂念,与自然和谐共生,而“全真”指的是道教中的修炼成就,这里表达了即便是高深的道行,也难以为世人所了解。
“玉霄尘闭人长在,金鼎功成俗未知。” 这两句通过对比,将道士隐居的生活与世间功名利禄形成鲜明对照。这里的“玉霄”、“金鼎”都是高贵和纯洁的象征,而“尘闭人长在”则表达了道士超然物外的生存状态。
最后两句,“他日飙轮谒茅许,愿同鸡犬去相随。” 表现出诗人对道士境界的向往和赞美。“飙轮”指的是升天成仙,“茅许”则是古代隐逸之人的象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摆脱世俗羁绊,与自然共存的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道士生活和精神境界的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脱物欲、追求心灵自由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