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疑难,取决方待元公,象阙宪章新,万里河山存带砺;
昭代数文襄,勋业独艰先哲,宗臣遗像在,千秋风雨感精灵。
国家大疑难,取决方待元公,象阙宪章新,万里河山存带砺;
昭代数文襄,勋业独艰先哲,宗臣遗像在,千秋风雨感精灵。
此挽联以沉稳庄重之气,颂扬张之洞之功绩与德行。上联“国家大疑难,取决方待元公”,开篇即点明张之洞在国家面临重大困难时,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决策能力,成为国家倚重的关键人物。接着“象阙宪章新,万里河山存带砺”两句,赞美张之洞在政治、法律领域的革新贡献,使国家制度焕然一新,如同江山稳固,象征着国家的长治久安。
下联“昭代数文襄,勋业独艰先哲”则进一步强调了张之洞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将其与古代贤能相提并论,赞誉其功勋卓著,成就非凡。最后“宗臣遗像在,千秋风雨感精灵”表达了对张之洞的深切怀念,认为他的形象将永远铭记于后人心中,无论时光如何流转,人们都会因他而感动,感受到他留下的精神力量。
整体而言,此挽联不仅高度赞扬了张之洞的历史贡献与个人品质,也寄托了对逝者的深深敬意与怀念之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伟人逝世后的哀悼与纪念方式。
眼前了了无生法,君看此楼深处。
苦海元乾,禅天不坏,去路依然来路。新蝉自语。
坐万绿阴中,早凉高树。
枯蜕无声,不知人世有风露。
香台微雨乍歇,客来拚痛饮,休更心苦。
人各一回,劫凡千变,我亦恒河小住。江干战鼓。
甚造出虫沙,渐台郿坞。世外金容,翠岩天万古。
老坡生丙子。算五十三龄,戊辰刚值。奇才践清地。
正金莲光下,唏嘘先帝。宫壶拜赐。
可曾念、黄州李委。
奈从今、白发苍颜,磨蝎命宫难避。长记。
乾嘉全盛,岁岁苏斋,胜流高会。
奎精画里,衣冠客,尽时制。
适先庚旬日,诗龛诗老,南雅芙初并至。
恁沧桑、花甲重周,却来我辈。
催人莲漏算销魂,第一天涯良夜。
烛灺香销帘半卷,梅影又横窗也。
爆竹声喧,珠幡影烂,春近闲亭榭。
酒边人醉,可堪丝鬓盈把。
回省过翼流光,百年心事,齐赴寒灯下。
蠹损尘昏书暗叠,莫谩韩穷相诧。
纤灶无灵,题糕有韵,曙色阑干亚。
兴酣耳热,祭诗应效狂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