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孟宣挽诗》
《王孟宣挽诗》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古风

四时迭迁易,化运无停机。

人命合坚固,忽为朝露晞。

平生所亲爱,谁不悲永违。

况乃德之良,特达众所希。

惇行孝与弟,蹈履慎其微。

百岁自恒道,胡为中路萎。

不见凉薄人,高年踰耄耆。

古谓仁者寿,圣言岂云非。

松柏绕丘坟,萧萧起寒飔。

即此杳长夜,念之增歔欷。

(0)
鉴赏

这首挽诗《王孟宣挽诗》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通过对自然四季更替、生命脆弱与永恒的对比,以及对逝者品德、行为的赞美,表达了深沉的哀悼之情。

首句“四时迭迁易,化运无停机”描绘了自然界四季循环、万物变化的规律,暗喻生命的短暂与不可逆转。接着,“人命合坚固,忽为朝露晞”将人的生命比作朝露,虽短暂却珍贵,强调了生命的脆弱性。

“平生所亲爱,谁不悲永违”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离别的哀痛。随后,“况乃德之良,特达众所希”赞扬逝者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是众人所仰慕的典范。

“惇行孝与弟,蹈履慎其微”是对逝者在家庭伦理和社会责任上的高度评价,强调了其在道德修养上的成就。“百岁自恒道,胡为中路萎”则感叹生命的无常,即便遵循正道,也可能在中途消逝。

“不见凉薄人,高年踰耄耆”通过对比,赞扬逝者即使在老年仍保持高尚的品格,超越了常人的长寿。“古谓仁者寿,圣言岂云非”引用古语,进一步肯定了仁德之人长寿的观点,体现了对逝者品德的崇高敬意。

最后,“松柏绕丘坟,萧萧起寒飔”以松柏环绕墓地、寒风拂过象征逝者灵魂的安宁与永恒,表达了对逝者的缅怀与祝福。“即此杳长夜,念之增歔欷”则是诗人对逝者深深的思念与哀叹,情感真挚动人。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的融合,展现了对逝者的深情悼念与对其高尚品德的颂扬,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生死、伦理、道德的深刻思考和情感表达。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留别八首和徐幼眉大令必观见赠韵·其七

蔡生才调解吟诗,惜别匆匆系别思。

学行要遵先辈录,科名须及少年时。

东山温饱非初志,北海疏狂惜大儿。

但祝秋高鬐鬣壮,龙门烧尾顺风吹。

(0)

次吴厅尊留别原韵·其二

力挽回澜不敢狂,人耕绿野水云乡。

为霖已慰苍生望,白露苍葭天一方。

(0)

谕戒书役口号·其四

煌煌府帖速传呼,白叟黄童一例拘。

火失城门鱼已烂,榛收谷口蕙先枯。

公庭未到心情乱,讼牍才消儋石无。

兹惠我惭民父母,尔曹何事嚇乡愚。

(0)

台阳八景

散绮依稀天半晴,却从西屿望分明。

轩轩欲举翻斜照,目送高标下赤城。

(0)

台湾纪巡诗·其三十六

八社丁徭力渐纾,番娘饷税早捐除。

只今宵昼辛勤处,谨护官家十万储。

(0)

和陈韵兰韵四章·其三

秋雨秋风日日过,凉宵兀坐奈愁何。

唾壶击破铁如意,醉态狂呼金叵罗。

家在河梁归未得,身无子女累偏多。

他生不种科名草,混迹渔樵任啸歌。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