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符更,随籥转,腊鼓中分宵半。
签声寂、渐住换东风,铁衾初暖。迓春盘岁盏。
白发羞簪人倦。总堪叹。似箭流光,年来偏短。
世事翻新,谁料得、风云夕变。
渭水西风,长安落叶,搅得酒肠乱。江阔无归雁。
两字平安,寒缬望眼。
更何堪、无味尊前,游钓徒侣费检点。
灶符更,随籥转,腊鼓中分宵半。
签声寂、渐住换东风,铁衾初暖。迓春盘岁盏。
白发羞簪人倦。总堪叹。似箭流光,年来偏短。
世事翻新,谁料得、风云夕变。
渭水西风,长安落叶,搅得酒肠乱。江阔无归雁。
两字平安,寒缬望眼。
更何堪、无味尊前,游钓徒侣费检点。
这首《秋宵吟·丙子守岁》是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描绘了守岁时的思绪与感慨。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深刻主题。
“灶符更,随籥转”,开篇即以灶符的更换和籥(古代计时工具)的转动,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接着,“腊鼓中分宵半”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一半已过去,时间的紧迫感油然而生。
“签声寂、渐住换东风,铁衾初暖”,通过静谧的签声逐渐消失,预示着新年的到来,而“铁衾初暖”则暗示了人们在寒冷中对温暖的渴望,以及对新年带来希望的期待。
“总堪叹。似箭流光,年来偏短”,诗人感叹时光如箭,岁月匆匆,特别是年岁增长后,更加感到时间的宝贵与短暂。
“世事翻新,谁料得、风云夕变”,表达了对世事变化莫测的感慨,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社会环境,都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巨大变化,难以预料。
“渭水西风,长安落叶,搅得酒肠乱”,借用了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描绘了秋日的萧瑟景象,同时也暗喻了内心的纷扰与不安。
“江阔无归雁,两字平安,寒缬望眼”,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以及对平安的深深祈愿。最后一句“更何堪、无味尊前,游钓徒侣费检点”,则表达了在节日氛围中,面对空虚与孤独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有对世事变迁的思考,还有对亲人与平安的深切关怀,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洞察。
明河八月转分明,炯如素练西南倾。
年年岁岁见河汉,坊坊曲曲闻砧声。
良人万里事征行,砧声中有玉关情。
遥知铁衣冷如水,指点明河白发生。
碛中草死骆驼鸣,万里却望长安城。
儿生总角爷未见,归心顿觉封侯轻。
汉家自古有夷狄,付与穷荒何足惜。
只愿天狼无光太白低,还家为妇说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