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华山形郁崷崒,白昼莽苍常生烟。
近村百家湿翠黛,阴崖千尺淙寒泉。
山根宛转抱河曲,河流倒影浸碧巅。
文皇性热不奈暑,当时宫此安徒然。
得非遍选天下胜,莫如兹地无烦喧。
暂游已骇非俗骨,久驻直恐成真仙。
何当借得神画笔,霜绡十幅图孱颜。
玉华山形郁崷崒,白昼莽苍常生烟。
近村百家湿翠黛,阴崖千尺淙寒泉。
山根宛转抱河曲,河流倒影浸碧巅。
文皇性热不奈暑,当时宫此安徒然。
得非遍选天下胜,莫如兹地无烦喧。
暂游已骇非俗骨,久驻直恐成真仙。
何当借得神画笔,霜绡十幅图孱颜。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灵秀的山水之美,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向往。开篇“玉华山形郁崷崒,白昼莽苍常生烟”两句,以“玉华山”的名号为背景,勾勒出一幅雄伟的山势图,山形巍峨,林木葱茏,白日照耀之下,时有轻烟袅绕,使人仿佛能闻到那清新自然的气息。
“近村百家湿翠黛,阴崖千尺淙寒泉”两句,则描写了山脚下的村落和山中的溪流。村庄被绿意盎然的苔藓覆盖,而山中有着千尺高的悬崖,溪水在其间潺潺流淌,清澈见底,既显得幽深又透露出一股清凉。
“山根宛转抱河曲,河流倒影浸碧巅”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与河的相互缠绕。山脚蜿蜒曲折地环抱着蜿蜒的河流,而河水在阳光照耀下,倒映出一片碧绿之色,与远处的山巅相呼应。
接下来,“文皇性热不奈暑,当时宫此安徒然。得非遍选天下胜,莫如兹地无烦喧”四句,诗人提到了历史上的“文皇”(通常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他的温和性格无法忍受酷暑,因此在这个地方建造了宫殿,以便安逸自得。诗人认为,这个地方经过遍选天下美景后,被选为最胜之地,它的宁静远离尘嚣,确实是一处佳境。
“暂游已骇非俗骨,久驻直恐成真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山水之地的深切喜爱。即便是短暂的游历,也足以让人惊叹这里与众不同的神奇,而长时间居住在这片灵山妙水之间,甚至可能会使人成仙。
最后,“何当借得神画笔,霜绡十幅图孱颜”两句,诗人表达了对高超艺术创造力的渴望,希望能够借到神笔,将眼前的美景描绘下来,留下十幅作品,以传诸后世。
整首诗通过对玉华山自然风光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环境的向往,以及对艺术创作的高尚追求。
武夷仙翁冰雪颜,建宁府中春昼閒。
挥毫醉写乌丝栏,新茗续煎扶玉山。
应念穷愁坐空谷,头白眼眵书懒读。
殷勤题裹寄春风,浇我从来藜苋腹。
别公宛陵今五春,渴心何啻生埃尘。
平生不识七闽路,梦魂欲往山无数。
云气昏昏酿秋雨,岁月惊心遽如许。
潮生晚浦足风波,颇忆青灯夜深语。
赠君江南春露芽,恐君诵诗眼生花。
一杯静对沉烟斜,世事从渠如乱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