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接待寺》
《宿接待寺》全文
宋 / 施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梵境忽巍峨,门前对市河。

有心弘誓愿,于此接经过。

郭近人声杂,檐高雨气多。

规摹踰百载,犹说喻弥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jiēdài
sòng / shīshū

fànjìngwēiéménqiánduìshì

yǒuxīnhóngshìyuánjiējīngguò

guōjìnrénshēngyángāoduō

guībǎizǎiyóushuōtuó

注释
梵境:神圣的境地。
巍峨:高大壮观。
门前:在门口。
市河:城市附近的河流。
弘誓愿:宏大的誓言和愿望。
接经过:相遇并走过。
郭近:城市近在咫尺。
人声杂:人声嘈杂。
檐高:屋檐高。
雨气多:雨水频繁。
规摹:规模和模仿。
踰百载:超过百年。
犹说:仍然讲述。
喻弥陀:比喻佛陀。
翻译
忽然间,我来到了一个神圣的境地,它坐落在河边的城市附近。
有人怀着宏大的誓言和愿望,特意来到这里,希望与佛法相遇并走过这段路。
城市的喧嚣近在咫尺,屋檐高处常常飘落着雨水,充满了湿润的气息。
这个地方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人们依然谈论着佛陀的教诲,如同比喻般深入人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施枢在宋代访问接待寺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梵境忽巍峨",以崇高的佛教圣地形象跃然纸上,展现出寺庙庄严肃穆的氛围。"门前对市河"则点明了寺庙地理位置的独特,位于繁华市井与宁静佛地的交汇处。

"有心弘誓愿,于此接经过"表达了诗人怀着虔诚之心,特意前来此地履行自己的修行或许下的愿望,体现了佛教徒的修行精神。"郭近人声杂"写出了城市的喧嚣与寺庙的静谧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动态感。

"檐高雨气多"描绘了寺庙屋檐高挑,雨水汇集,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气象,暗示着僧人的生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两句"规摹踰百载,犹说喻弥陀",赞美了接待寺的历史悠久,即使历经百年,仍以佛陀的教诲为指引,传递着佛法的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接待寺的风貌,以及诗人在此地的内心体验,展现了宋代理性与信仰交融的文化背景。

作者介绍

施枢
朝代:宋

施枢,约宋理宗端平中前后在世(即约公元一二三五年前后在世)字知言,号芸隐,丹从人。生卒年均不详,工诗。嘉熙时,(公元一二三九年左右)尝为浙东转运使幕属。又尝为越州府僚。枢著有芸隐倦游迁及芸隐横舟稿各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空酒壶

铜壼受五升,中贮太古醇。
相从亦已久,一朝委流尘。
我岂少恩哉?
白头乃如新。
谁知矮道士,亦作斥仙人?

(0)

嬾趣

谢病掩柴荆,年来嬾趣成。
舌根茶味永,鼻观酒香清。
已矣驰驱息,悠然磊磈平。
高眠得三昧,梦断已窗明。

(0)

离成都後却寄公寿子友德称

萧条常闭爵罗门,点检朋侪几个存?
吾道将为天下裂,此心难与俗人言。
逢时尚可还三代,掩卷何由作九原。
寄语龟城旧交道,新凉殊忆共清尊。

(0)

留樊亭三日王觉民检详日携酒来饮海棠下比去

留落犹能领物华,名园又作醉生涯。
何妨海内功名士,共赏人间富贵花。

(0)

龙锺

龙锺一老寄荒村,鼎食山栖久已分。
平日气吞云梦泽,暮年缘在武夷君。
抢榆敢羡垂天翼,倚市从嗤刺绣文。
幸有笔床茶灶在,孤舟更入剡溪云。

(0)

六月十七日大暑殆不可过然去伏尽秋初皆不过

赫日炎威岂易摧,火云压屋正崔嵬。
嗜眠但喜蕲州簟,畏酒不禁河朔杯。
人望息肩亭午过,天方悔祸素秋来。
细思残暑能多少,夜夜常占斗柄回。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