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水何曾混渭流,心忘宠辱自无忧。
底须老执扬雄戟,且复閒寻范蠡舟。
不见越裳来白雉,徒闻蜀岭过金牛。
由来感慨关人事,回首春风忆旧游。
泾水何曾混渭流,心忘宠辱自无忧。
底须老执扬雄戟,且复閒寻范蠡舟。
不见越裳来白雉,徒闻蜀岭过金牛。
由来感慨关人事,回首春风忆旧游。
此诗《予伤时不古知老将至叹息成诗呈诸同志》由元末明初诗人朱希晦所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首句“泾水何曾混渭流”,以泾渭二水不相混喻指人心之纯净,即使身处复杂世事中,仍能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宁静,不为外界宠辱所动。接下来,“心忘宠辱自无忧”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内心的平和与超脱,宠辱不惊,方能获得真正的内心安宁。
“底须老执扬雄戟,且复闲寻范蠡舟”两句,借用了历史人物的故事,扬雄与范蠡,分别代表了学术与功名的不同追求。诗人似乎在说,不必执着于功名利禄,不妨寻找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如同范蠡般退隐江湖,享受闲适的生活。
“不见越裳来白雉,徒闻蜀岭过金牛”则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意境。越裳白雉与蜀岭金牛,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珍稀动物,象征着美好与神秘。诗人似乎在感叹,这些美好的事物虽已难觅,但心中的向往与追求却永存。
最后,“由来感慨关人事,回首春风忆旧游”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回顾与反思。无论是过去的欢笑还是泪水,都成为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让人在回首往事时,既能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也能体会到成长的滋味。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世间万物变化规律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故事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内心世界的真实探索。
青松苒苒门前道,根氐坚牢颜色好。
鸣籁萧森风雨生,紫鳞开动龙蛇老。
天若有意别留种,百年其下无纤草。
雷霆绕绕雪霜重,劲节支扶不颠倒。
野姿峭拔已背时,肯要藤花彊缠抱。
南方赤夏苦蒸湿,万木无声就僵槁。
忽经密荫少休息,肌骨便惊秋气早。
寄言匠者勿复顾,留作清凉除热恼。
我来戏作南海游,两惊落叶鸣新秋。
文书暇日得胜侣,登临清赏追遨头。
万壑争流如爪裂,天公幻出神仙窟。
岩前滴水七月寒,岩下飞涛四时雪。
要当蹑履携枯藤,跻攀石磴褰裳行。
勿令俗物败人意,暂止喝道听松声。
安期已去宁复见,井灶漫传丹九转。
尚馀玉舄在人间,特特追寻不辞远。
脚力已尽病莫兴,好山无穷相送迎。
山林钟鼎虽异趣,嵚崎荦确皆劳生。
更上危楼临峭壁,时见疏林鸟飞白。
一峰突兀郁相望,万顷沧波湛空碧。
此身疑是在蓬壶,下瞰城郭如盘盂。
恨无诗才可八斗,领略群山但卮酒。
人生上寿不百年,白云驾我我即仙。
从此去天只尺五,俯仰人间自今古。
《和杨廷秀游蒲涧之什》【宋·蔡戡】我来戏作南海游,两惊落叶鸣新秋。文书暇日得胜侣,登临清赏追遨头。万壑争流如爪裂,天公幻出神仙窟。岩前滴水七月寒,岩下飞涛四时雪。要当蹑履携枯藤,跻攀石磴褰裳行。勿令俗物败人意,暂止喝道听松声。安期已去宁复见,井灶漫传丹九转。尚馀玉舄在人间,特特追寻不辞远。脚力已尽病莫兴,好山无穷相送迎。山林钟鼎虽异趣,嵚崎荦确皆劳生。更上危楼临峭壁,时见疏林鸟飞白。一峰突兀郁相望,万顷沧波湛空碧。此身疑是在蓬壶,下瞰城郭如盘盂。恨无诗才可八斗,领略群山但卮酒。人生上寿不百年,白云驾我我即仙。从此去天只尺五,俯仰人间自今古。
https://shici.929r.com/shici/sgGhKnP6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