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陆三出尉》
《送陆三出尉》全文
唐 / 钱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春草晚来色,东门愁送君。

盛才仍下位,明代负奇文。

且乐神仙道,终随鸳鹭群。

梅生寄黄绶,不日在青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sānchūwèi
táng / qián

chūncǎowǎnláidōngménchóusòngjūn
shèngcáiréngxiàwèimíngdàiwén

qiěshénxiāndàozhōngsuíyuānqún
méishēnghuángshòuzàiqīngyún

注释
春草:春天的草。
晚来:傍晚时分。
色:颜色,这里指翠绿。
东门:城东门。
愁送君:忧郁地为你送别。
盛才:出众的才华。
下位:地位不高。
明代:明朝。
负:辜负。
奇文:非凡的文章。
且乐:暂且享受。
神仙道:修仙问道的生活。
终随:最终会跟随。
鸳鹭群:比喻高官群体,如鸳鸯和鹭鸟。
梅生:诗人自指或对方的代称。
黄绶:低级官职的象征,黄色的丝带。
不日:不久。
青云:高官显赫的位置。
翻译
傍晚时分春草更显翠色,我在东门满怀愁绪为你送行。
你的才华出众却仍然职位不高,明朝的世道辜负了你这奇才的文章。
暂且享受修仙问道的乐趣,最终你会加入高官之列,如同鸳鸯和鹭鸟群集。
梅生你如今寄身于低微的官职,但不久将在青云之上有所建树。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钱起的作品,名为《送陆三出尉》。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美好的祝愿。

"春草晚来色" 一句描绘了春天景象,绿意盎然的草木在春末时分显现出生机与活力,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愁,因为朋友即将离开。这里通过对自然界的描写,抒发了离别之情。

"东门愁送君" 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心中的不舍和惆怅。在古代中国,东门往往是城镇的出口,此处象征着朋友将要离开的场景。"愁"字流露出的是一种深刻的情感,显然诗人对即将远行的友人感到难以割舍。

"盛才仍下位,明代负奇文" 这两句赞美了陆三出尉的才能和文学造诣。"盛才"指他才华横溢,"仍下位"则是说他的官职虽然不高,但才学之盛却不受位次的限制。"明代负奇文"表达的是对其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认为其作品非同凡响。

接着的"且乐神仙道,终随鸳鹭群"则是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够遵循超脱尘世的"神仙道",追求精神上的解脱和自由,并且永远与那些高洁、不染尘埃的事物为伍。

最后两句"梅生寄黄绶,不日在青云"是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寄托。"梅生"指的是梅花盛开的时节,而"黄绶"则是一种用黄色丝线编织的带子,常作为礼物赠送。在这里,诗人将梅花比作心中之物,将这份情感像黄绶一样寄托给友人。"不日在青云"表达的是对朋友未来所处高远位置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够早日达到"青云"般的境界,即位尊权重或名声显赫。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春天景象和对友人才能的赞美,以及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表现了诗人对即将离别朋友的情感波动。

作者介绍
钱起

钱起
朝代:唐   字:仲文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生辰:722?—780年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猜你喜欢

宿云栖庵

远公遗迹在,古寺暮云封。

磴转苍苔合,岩回碧树重。

香台时下鸟,阴壑暗藏龙。

坐久心忘寂,沈沈听夜钟。

(0)

得魏子存舅氏蜀中书

西蜀东吴万里馀,那堪薄宦久离居。

舅甥忽忆三年别,乡国初逢一纸书。

明月啼猿巫峡迥,秋风落木锦江虚。

何缘得贳郫筒酒,好问云安丙穴鱼。

(0)

秋闺怨

汉家新战胜,有信说平安。

含泪亲刀尺,关山月正寒。

(0)

授职翰林学士感恩述怀

麻衣席帽满尘埃,亲荷先皇衅沐来。

敢道齐贤留异日,屡称苏轼是奇才。

身离牛口惊还在,梦挽龙髯恨不回。

今遇吾君重拂拭,孤桐果否爨馀材。

(0)

绝命词

自分一死无余策,身为厉鬼诛群贼。

绝食依然浩气存,鼎镬刀锯求不得。

天不假我以速终,天心人意莫可测。

吁嗟徂矣命之衰,惴惴生平无薄德。

(0)

读刘蕡传

李唐叶叶富词臣,今日犹传下第文。

留得直言为盛事,千秋原不负参军。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