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北台·其二》
《北台·其二》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城堞俯漳湍,关河远近看。

晓山天外紫,秋日雾中寒。

短鬓却成葆,孤心转似丹。

萧家穷僻地,归去养衰残。

(0)
注释
城堞:城墙上的矮墙。
漳湍:漳水的急流。
关河:关隘和河流。
晓山:早晨的山峦。
紫:紫色(形容山的颜色)。
秋日雾:秋天的雾气。
短鬓:短而稀疏的鬓发。
葆:白发。
孤心:孤独的心。
萧家:萧姓人家(可能指诗人自己)。
穷僻地:荒凉偏僻的地方。
衰残:衰老体弱。
翻译
城墙俯瞰着漳水急流,远处近处的关隘河流尽收眼底。
清晨山峦在天边泛着紫色,秋日的薄雾中更显得清冷。
短短的鬓发已显斑白,孤独的心更加红如朱砂。
我身处萧瑟偏僻之地,决定回去颐养年老体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情趣。"城堞俯漳湍,关河远近看"表达了诗人居高临下,眺望远近景物的心境,城堞是古代城墙的边缘部分,俯瞰则是一种从上而下的观察方式,这里用以表现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晓山天外紫,秋日雾中寒"则通过对早晨山色和秋季薄雾中的冷意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美感。

接着,诗人笔触转向内心世界,"短鬓却成葆,孤心转似丹"中,“短鬓”指的是简短的头发,或许是隐喻着简单而不加雕饰的生活;“成葆”则有培养、积累之意,可能暗示内心的修为和提升。至于“孤心转似丹”,这里的“孤心”指的是独立不羁的心性,而“转似丹”则喻示了这种心性的纯粹与珍贵,如同古代炼丹术中所追求的仙丹一般。

最后,"萧家穷僻地,归去养衰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萧家"指的是荒凉偏远之处,而“穷僻地”则强化了这种偏僻与幽静;"归去养衰残"中,“衰残”意味着年华渐老,但在这里,它更像是一种自我放逐的选择,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对自然生活的渴望和对精神修养的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河、日月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哲学。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吴梅村被征入都四首·其一

海外黄冠旧有期,难教遗老散清时。

身随杞宋留文献,代阅商周重鼎彝。

满地江湖伤白发,极天兵甲忆乌皮。

重来簪笔承明殿,记得挥毫出每迟。

(0)

七忠祠

遗庙凄凉落照馀,诸公抗节竟何如?

可怜苦战平都督,不及临戎铁尚书。

风雨孤城犹黯淡,河山故国已丘墟。

峨眉亭上题诗客,千载伤心论革除。

(0)

咏史二首·其一

卧薪尝胆日,纵饮擘笺时。

但识凭江险,而忘厝火危。

一堂争洛蜀,四镇角熊罴。

此日王夷甫,清言或未宜。

(0)

螺川晤黄交侯共谈家难感愤书怀·其二

干戈满地接山城,所在流亡苦甲兵。

游子那堪天北望,孤舟应共雁南征。

俱传栾布收彭越,相对黄公哭阮生。

惆怅莫须论往事,岭猿已过第三声。

(0)

送罗梦章比部省亲还蜀

归心遥系武功天,巫峡春风万里船。

锦水有桑堪养母,邛关何地可筹边?

云迷八阵愁鱼复,路转三巴泣杜鹃。

自叹碧鸡词赋客,十年旌节竟空悬。

(0)

陈靖献公祠三首·其二

分茅蓟北控岩疆,鼙鼓谁教动范阳。

自有长君图社稷,不劳叔父佐成王。

丹心愿化千年碧,弱息难回百炼刚。

缞绖何人轻慷慨,忠魂总赴白云乡。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