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子野绝粒不睡,过作诗戏之,芝上人、陆道士皆和,予亦次其韵》
《吴子野绝粒不睡,过作诗戏之,芝上人、陆道士皆和,予亦次其韵》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聊为不死五通仙,终了无生一大缘。

独鹤有声知半夜,老蚕不食已三眠。

怜君解比人间梦,许我时逃醉后禅。

会与江山成故事,不妨诗酒乐新年。

(0)
注释
聊为:暂且作为。
不死:长生不老。
五通仙:道教中的五通神,象征长生。
终了:最终。
一大缘:一项重大使命或目标。
独鹤:孤独的鹤。
知:知道。
半夜:深夜。
老蚕:老蚕。
三眠:三次休眠。
怜君:我欣赏你。
人间梦:人间的梦境。
醉后禅:醉后的禅意。
会与:将会与。
江山:江山岁月。
成故事:成为历史故事。
不妨:不妨碍。
诗酒:饮酒作诗。
乐新年:欢度新年。
翻译
暂且以不死五通仙的身份存在,最终完成无生的大业。
孤独的鹤在半夜鸣叫,老蚕已经停止进食进入第三次休眠。
我欣赏你懂得把人间梦境相比,允许我在醉后享受片刻的禅意。
将来定会与江山一同成为佳话,让我们趁着新年,尽情饮酒作诗。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朝创作的,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开篇“聊为不死五通仙,终了无生一大缘”两句,通过对不死仙和大缘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达到精神自由状态的向往。这里的“五通仙”指的是道教中能够羽化成仙,拥有五种神通之能的人,而“一大缘”则是佛教中的概念,意味着一切众生与宇宙之间最深刻的联系。

接着,“独鹤有声知半夜,老蚕不食已三眠”两句描绘出一种静谧而超然的夜晚景象。诗人通过描述一只孤鹤在半夜时发出叫声,以及年迈的蚕虫已经进入了第三次沉睡的情形,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夜晚世界。

“怜君解比人间梦,许我时逃醉后禅”两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慰问和自已精神状态的一种表达。诗人感叹朋友能够理解世事如梦的无常,并请求允许自己在酒醒后的冥想中暂时逃离现实,寻求一份内心的安宁。

最后,“会与江山成故事,不妨诗酒乐新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诗人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够和自然界融为一体,创造出属于自己和大自然之间的美丽传说,并在这一过程中享受诗歌与美酒带来的快乐,迎接新的岁月。

这首诗通过对超脱、宁静和自由的追求,以及对友情和未来生活的期待,展现了苏轼深邃的思想和高远的情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沪城花事绝句十二首·其六

调铅杀粉写珠娘,谁似华亭改七香。

喜字亲书三十六,他生修作紫鸳鸯。

(0)

虹桥叠韵见示以不得见图中人为辞余请以莲花代之

曾扫瑶台隶洞天,才名误被十洲传。

敢教王远嗔搔背,偶得洪崖戏拍肩。

迦叶悟时心即佛,藕花香处影皆仙。

何须亲见凌波影,身到银塘定宛然。

(0)

记忆即书·其二

一闪横波抵万金,乍掀帘已见芳心。

瓜犀赠自掺掺手,情比当年掷果深。

(0)

横霞仙馆杂事·其七

相邀姊妹出花前,人自徐行我转先。

闪过小屏山一角,任郎偷搦指尖妍。

(0)

潇湘楼杂忆·其五

银湾渺渺隔云端,谁道恩波天样宽。

膏露暗施花叶上,不留痕迹教人看。

(0)

双红豆辞·其四

心中眼底与眉头,积得离愁又病愁。

小玉瘦来眠反侧,飞琼归去信沉浮。

缘悭莫要真成玦,痴绝难甘枉下钩。

每到幽窗閒把玩,团圞一对鍊金彄。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