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彻灵根上太虚,斑分碧落照尘区。
要知一览龟峰境,不用重看雁荡图。
下彻灵根上太虚,斑分碧落照尘区。
要知一览龟峰境,不用重看雁荡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龟峰时的景象和感受。"下彻灵根上太虚,斑分碧落照尘区"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龟峰之高峻与周围环境的清新脱俗。其中,“下彻”指的是山势连绵至脚下,而“灵根”则是对龟峰神奇形态的赞美;“斑分碧落照尘区”则通过水的反射,强调了山光水色的和谐统一。
接下来的"要知一览龟峰境,不用重看雁荡图"表达了诗人对于龟峰景观的高度赞赏。这里“一览”意味着只需一眼,便能领略到整个龟峰之美;而“不用重看雁荡图”则是说,一旦亲眼见过龟峰,之前所藏的雁荡山水图便无需再观,因为现实中的龟峰已经超越了画中之美。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向歆嗣经学,彪固续《汉史》。
世业重兰台,千秋谁继美。
先生令子贤,载笔石渠里。
文藻曜朝华,持论平如水。
众人惊未闻,庭训实尔尔。
余也衰朽姿,追随愧迂鄙。
南望东海滨,丹霞明若绮。
愿言从执鞭,厕身堂庑底。
恨无鸿鹄翼,翻飞平原里。
大路回且长,昆仑杳殊域。
重华不可作,帝望何由塞。
世变纷相乘,民劳日以亟。
积霖生涂潦,真宰久旷职。
饥溺如当平,敢云一士力。
其咨呼仁人,孰是益与稷。
邈彼孙登游,高踪众莫识。
苍蝇闻凤哕,大笑乃滋惑。
流俗好危言,细儒工外饰。
遵时在明哲,抱道惟守嘿。
芝草歌汉恩,蕨薇荷周德。
赠予惟此语,三叹奉嘉则。
湘南三月湘水生,驰波跳沫空江鸣。
?砑乱石亘江面,险如瞿塘滟滪谁能撄?
我闻就下水之性,岂乐与石相排争。
清流何为辄暴怒,鼎沸势欲苍厓倾。
其如滩石太险巇,横排曲扼真难平。
笆竿之船薄如纸,左旋右折中流行。
柁师自许识趋避,到此亦觉心魂惊。
十里五里在俄顷,回头不见丹峰横。
一滩才过一滩至,到耳总作奔雷声。
纵然赋命果穷薄,毋乃太视波澜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