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次富盘错,笔端妙苍翠。
霜枝岂人为,烟叶有生意。
与可骨已朽,此法谁复嗣。
伟哉寻丈姿,绰有万尺势。
胸次富盘错,笔端妙苍翠。
霜枝岂人为,烟叶有生意。
与可骨已朽,此法谁复嗣。
伟哉寻丈姿,绰有万尺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墨竹图画,通过对墨竹艺术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艺术的深切感悟。"胸次富盘错,笔端妙苍翠"表明画中的竹子姿态丰富,线条流畅自如,充满生机。这两句突出了画家在用墨上所展现出的高超技艺和生动的艺术效果。
接下来的"霜枝岂人为,烟叶有生意"则更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的真实感,仿佛即使是被霜打过的枯枝,也像是自然生成,而非人力所致。"烟叶"一词增加了一种迷离效果,使得画中的景物更加立体和富有层次。
诗人的情感在"与可骨已朽,此法谁复嗣"中有所流露,表达了对艺术传承的忧虑,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这里的"此法"指的是绘画技艺,而"骨已朽"则是比喻画家的精神和技艺已经达到了一种高超境界,但却又担心这种技艺难以为继。
最后两句"伟哉寻丈姿,绰有万尺势"则是对画中竹子气势的高度赞扬。"寻丈"意味着竹子的高大,而"万尺势"则形象地描绘了竹子生长的勃勃生机和无限扩张性,显示出画家笔力雄健。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在鉴赏一幅墨竹图,更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一种颂扬。
平原高楼临广津,平原楼上多美人。
槃散行汲河之滨,美人一笑躄者嗔。
竟往索头君未许,岁馀宾客稍引去。
怪而问知贱士由,乃斩笑躄美人头。
造门谢躄客始留,卒得毛遂纵约收。
颖脱而出固亦奇,三寸舌强百万师,此事半信还半疑。
美人之头伪乎真,躄未谋面奚区分,来去亦何与众宾。
大都龙门务辞工,传奇乃致失平公,战国机械以为功。
邈矣吐哺握发风,同时更有狗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