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年光尽,悽悽客思惊。
疏狂轻万事,行役负平生。
海月移松影,山风壮瀑声。
寒宵频作梦,曾不离吴城。
冉冉年光尽,悽悽客思惊。
疏狂轻万事,行役负平生。
海月移松影,山风壮瀑声。
寒宵频作梦,曾不离吴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闽中,年终岁末之际对故乡吴地深深的思念之情。"冉冉年光尽",时光悄然流逝,一年将尽,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悽悽客思惊",客居他乡的愁绪被触动,心情沉重。诗人的性格被描述为"疏狂轻万事",看似放荡不羁,实则内心充满思乡之情。
"行役负平生",长期的漂泊生涯让他觉得辜负了原有的生活理想,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接下来的两句,"海月移松影,山风壮瀑声",通过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出远离家乡的孤独和苍凉,海月与松影的移动,山风与瀑布的轰鸣,都成为诗人情感的寄托。
最后,"寒宵频作梦,曾不离吴城",在寒冷的夜晚,诗人频繁入梦,梦境中始终围绕着吴城,表达了他对故土的深深眷恋。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情于景,以景抒怀的佳作,展现了宋代理学家释文珦深厚的思乡之情。
忆眠时翠被自笼头,佯羞托春酲。
只诃梨紧系,倩伊亲解,斜背红檠。
那怨昨宵耽误,重与订兰盟。
梦里还频唤,两字卿卿。
谁把铜壶添水,乍月痕东上,倏近三更。
喜酥胸贴暖,争怕嫩寒生。
怪蓦地檀郎太猛,不提防人听堕钗声。
肯输与枕间双凤,惯并头横。
忆食时脂晕尚留唇,含情递余杯。
说春纤切笋,郎应可口,小婢亲偎。
故向卿卿索哺,郎性武如孩。
笑语加飧未,底用侬陪?
总是团圞玉案,问有时对面,何似肩偎。
厌灵狸馋煞,嗅到凤头鞋。
似生成一双象箸,也朝朝在手不分开。
还同把牙儿剔箸,替拔金钗。
古藤阴。梦黄农上古,短发谢华簪。
云雁书愁,霜蛩咽冷,灯烬还觉烟沈。
才唱得、秋词入拍,又磅礴、羲帖仿来禽。
榆景催人,花楼伤客,时怯登临。
电泡吾生如寄,况鸡虫得失,何足关心。
无味咸酸,垂残筵席,莫非忧患相寻。
向平愿、楹书枉托,更何取、遗子满籯金。
借问蓬莱,几程几许云深。
雨瓢倾了,蚁垤摧秋潦。泛芥堂坳舞舟棹。
任窃香蜂蝶,越迤逦东墙,狂恣纵、邃慢深帏穿到。
痴烟方困柳,梦惊回、拟倩阑扶望终渺。
燕参差、莺懵懂,量暖评寒,回屐路、人报飞红千绕。
护花计、关心问西园,自整金铃,系绳须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