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夕》
《七夕》全文
唐 / 唐彦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会合无由叹久违,一年一度是缘非。

而予愿乞天孙巧,五色纫针补衮衣。

(0)
注释
会合:相聚。
久违:长久分离。
一年一度:每年一次。
缘非:难道不是缘分。
愿乞:希望能祈求。
天孙:织女(又称天孙),古代神话中纺织女神。
巧:灵巧。
五色纫针:五彩丝线缝纫。
衮衣:帝王的礼服。
翻译
无缘无故地感叹长久分离,每年一次的相聚难道不是缘分。
我希望能向织女祈求灵巧的手艺,用五彩丝线缝补帝王的礼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国古代七夕节的传说与情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爱情美好的期盼和渴望。"会合无由叹久违,一年一度是缘非"表达了对相聚的期待与珍惜,每逢佳节才得以实现的心愿。

"而予愿乞天孙巧,五色纫针补衮衣"则是诗人对美好愿望的具体展现。这里的“乞天孙巧”指的是乞求织女(即天孙)般的巧夺天工,而“五色纫针补衮衣”则象征着用多彩的线缕和细致的心意去修补或编织美丽的衣服。这种描写既包含了对技艺高超的赞叹,也寓含了对爱情之美好与完美无瑕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七夕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期待,以及对精湛手艺的赞美,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珍视,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于爱情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唐彦谦

唐彦谦
朝代:唐   号:鹿门先生   籍贯: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   生辰:?~893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猜你喜欢

严子陵

大度刘文叔,重兴汉室秋。

诸公尽麟阁,有客老羊裘。

流水淘荣辱,机心付钓钩。

大夫如可屈,应久觅封侯。

(0)

秋夜·其二

流云卷月镜开奁,閒咏新歌《昔昔盐》。

秋兴撩人眠不得,时闻蕉叶打虚檐。

(0)

读书

吾年日衰老,复值离乱世。

穷居人迹稀,白昼柴门闭。

从来腐儒状,自不厌粗粝。

晨起摘园疏,晚菘颇甘脆。

饱食无所为,摊书喜晴霁。

清兴曾不孤,同志有吾娣。

奥旨共钻研,道义相砥砺。

为日苦不足,夜夜镫膏继。

童孙侍隅坐,似解闻孝悌。

家法守一经,长为子孙计。

可奈纲纪颓,邪说众为蔽。

六经将灰埃,把卷时陨涕。

(0)

消寒分咏·其二

风递数声长,征人凄断肠。

无功羁绝域,有梦隔殊乡。

白发人千里,黄沙雁几行。

客愁消不得,锦字盼流黄。

(0)

读放翁集

秋镫耿遥夜,下帘听疏雨。

一卷《放翁集》,古秀照眉宇。

平易似香山,忠爱匹老杜。

石湖帅两川,先生居幕府。

雪中草军书,下笔龙蛇舞。

宝鸡达长安,旦暮可立取。

奈何小朝廷,甘作湖山主。

坐令龟堂诗,苦语泣肺腑。

晚境封渭南,渭南渺何处。

九州几时同,寸心千载许。

馀情狎花草,亦与《离骚》伍。

大雅逝不作,遗编亘今古。

久读忘睡眠,远寺动残鼓。

(0)

有感

繁枝删向碧芙蓉,霜干作虬青古松。

黄叶半山斜日静,浮云偏蔽最高峰。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