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中分夜气清,月华今夕最澄明。
如何骤雨横来势,不徇高楼倚望情。
桂子飘零无处觅,烛花煇燄为时生。
莫辞尽醉酬佳节,犹觊馀光接晓晴。
秋色中分夜气清,月华今夕最澄明。
如何骤雨横来势,不徇高楼倚望情。
桂子飘零无处觅,烛花煇燄为时生。
莫辞尽醉酬佳节,犹觊馀光接晓晴。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秋色与月华交织的美景,以及突如其来的雨势对诗人情绪的影响。首句“秋色中分夜气清”点明了季节与时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接着,“月华今夕最澄明”进一步强调了月色的明亮与纯净,仿佛是中秋之夜的点睛之笔。
然而,好景不长,次句“如何骤雨横来势”描绘了一场不期而至的暴雨,打破了原有的宁静与和谐,以“不徇高楼倚望情”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无奈与情感的波动。这种对比,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情感更为丰富。
“桂子飘零无处觅”一句,借桂花的凋零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感慨。而“烛花煇燄为时生”则在逆境中找到了一丝光明,通过蜡烛的光芒,诗人似乎在寻找着希望与温暖。
最后,“莫辞尽醉酬佳节,犹觊馀光接晓晴”表达了诗人即便在困难时刻,也不忘珍惜节日的美好,期待着黎明前的曙光,寓意着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乐观的态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节日以及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
春风客皇州,积雨不得晴。
倚楼望西湖,想见烟水平。
芳时谅难负,胜侣欣来并。
杖藜一萧散,唤船弄空明。
浮云为我开,好鸟为我鸣。
青山次第出,桃李正鲜荣。
华屋何煌煌,缥缈连重城。
都人竞时节,酒舫各斜横。
而我得舒眺,缅然起深情。
风景自千古,扰扰何所营。
大钧实爱物,无使可怜生。
尧民保同乐,吾其获归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