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壁松门一径深,题名犹记旧铺金。
苔生尘鼎无香火,经蚀僧厨有蠹蟫。
赤手屠鲸千载事,白头归佛一生心。
征南部曲今谁是,剩有枯禅守故林。
萝壁松门一径深,题名犹记旧铺金。
苔生尘鼎无香火,经蚀僧厨有蠹蟫。
赤手屠鲸千载事,白头归佛一生心。
征南部曲今谁是,剩有枯禅守故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而略带沧桑的山寺景象。"萝壁松门一径深",以藤萝覆盖的石壁和松木掩映的小径,展现出寺庙隐逸的环境。"题名犹记旧铺金",暗示着昔日的辉煌与如今的寂静对比,金色的题名仍可见,但寺内的繁华已成过往。
"苔生尘鼎无香火,经蚀僧厨有蠹蟫",进一步揭示了寺庙的荒凉,香火不再,尘埃满布,连僧侣们的日常器物都因无人打理而生出虫害。这两句寓含了岁月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
"赤手屠鲸千载事,白头归佛一生心",诗人借古人屠鲸的英勇传说,表达对过往生活的追忆,而自己则选择在晚年归向佛门,寄托了一生的心愿。这里既有豪情壮志,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沉思。
最后,"征南部曲今谁是,剩有枯禅守故林",诗人感叹过去的英雄事迹已无人能继,只剩下枯寂的禅修生活守护着这片古老的林地。这句诗表达了对历史更迭、世事无常的深深感慨,以及对当下宁静生活的坚守。
整体来看,蔡琬的《九峰寺有感家大人》是一首富有历史感和人生哲理的怀古诗,通过描绘寺庙的变迁,寄寓了诗人的人生际遇和情感体验。
句里思黄九。
笑王郎、不奈寒芳,腰围如柳。
得似江郎饶雅趣,时揽黄花诳口。
吐妙语、与之争秀。
闲绕珍丛吟不尽,尽风前、露下栾栾瘦。
香自足,岂劳嗅。
一尊问我能同否。
叹双溪、冷落篱边,傲霜犹有。
浩唱云笺金缕调,兴发小槽珠酒。
待唤醒、早春梅友。
独恨爱花人易老,漫一年、好景还依旧。
东望处,立良久。
知彼须知此。
问筹边、攻守规模,云何则是。
景色愔愔犹日暮,壮士无由吐气。
又安得、将如廉李。
燕坐江沱甘自蹙,笑腐儒、枉楦朝家紫。
用与舍,徒为耳。
黄芦白苇迷千里。
叹长淮、篱落空疏,仅馀残垒。
读父兵书宁足恃,击楫谁盟江水。
有识者、知其庸矣。
多少英雄沈草野,岂堂堂、吾国无君子。
起诸葛,总戎事。
人事好乖,云散风流,暗思去年。
记竹舆伊轧,报临村里,筇枝颠倒,忙返溪边。
翦韭新炊,寻桃小酌,取次欢谣俱可编。
难忘处,是阳春一曲,群唱尊前。
新晴又放花天。
况家酿堪携不用钱。
想有人如玉,已过南市,无人伴我,重醉西阡。
旧约难凭,新词堪赋,乐事赏心那得全。
归来也,命儿将此意,写以朱弦。
林叶润而密,莺语老犹娇。
懒翁那记生日,兀兀度昏朝。
勘破富贫贵贱,参透死生寿夭,至竟本同条。
胸次绝疑碍,物外自超遥。
又何尝,贪七贵,慕三乔。
溪山吾所自有,宜钓更堪樵。
窃笑傍门小法,休觅驻颜大药,揠长只伤苗。
造化大炉耳,愚智一齐销。
往事休寻访。
幸老来、筋力差强,未须扶杖。
收脚八风波外立,一片虚空荡荡。
悟寿者、本来无相。
今日不知何日也,便戊申、重见何须赏。
大梦曲,此时唱。
团栾儿女溪堂上。
且一觞、一咏陶然,此情堪畅。
漫说神仙华屋好,缥缈峤壶蓬阆。
这浮幻、也难凭仗。
何似薰风来岁岁,蔼一家、和气如春酿。
婚嫁了,尽闲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