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烛能为月,摇翣能为风。
手有造化能,身在造化中。
顺时以道用,天人乃相通。
如何负折鼎,而欲求张弓。
然烛能为月,摇翣能为风。
手有造化能,身在造化中。
顺时以道用,天人乃相通。
如何负折鼎,而欲求张弓。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祝允明所作的《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十七)》。诗中,诗人以物起兴,将然烛比喻为月亮的替代,摇扇比作风的营造,展现出对自然力量的赞叹与掌控。"手有造化能,身在造化中"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认为顺应自然法则并遵循道义行事,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地。
然而,接下来的转折"如何负折鼎,而欲求张弓"则揭示了诗人对于违背自然规律、过度追求权势或功利行为的质疑。"负折鼎"象征着承担过重的权位,"求张弓"则暗示着追求难以实现的目标。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陶渊明式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某些现象的批判。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
岱宗何油油,触石起层阴。
夭乔希生态,色飞讵能禁。
为施苟失时,被物故不任。
良苗杀其根,百草蔓相侵。
远轨牵流潦,归翰泥故林。
委弃衢道间,谁能明嘉霖。
天泽岂不甘,怨者谥为淫。
毋以贤达资,中彼谗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