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柴门冷,江城物候迟。
馀寒回北陆,早萼上南枝。
融雪苍山润,严更成角悲。
交游骛渐改,失路更安之。
海阔星分野,天高岛四垂。
鱼龙箕子国,燕雀伍员祠。
身世凭楼迥,乾坤把剑疑。
此生甘橡栗,何日偃旌旗。
药裹封应遍,蹲鸱种颇宜。
人多弃鸡助,儿总让牛医。
米价时贤问,薪刍小吏欺。
浮名劳彼妇,痛饮得吾师。
不寐炉初烬,流年夜巳移。
清霜双鬓动,红烛寸心知。
残史留三箧,孤怀见五噫。
挑灯重起坐,閒和旧题诗。
岁晚柴门冷,江城物候迟。
馀寒回北陆,早萼上南枝。
融雪苍山润,严更成角悲。
交游骛渐改,失路更安之。
海阔星分野,天高岛四垂。
鱼龙箕子国,燕雀伍员祠。
身世凭楼迥,乾坤把剑疑。
此生甘橡栗,何日偃旌旗。
药裹封应遍,蹲鸱种颇宜。
人多弃鸡助,儿总让牛医。
米价时贤问,薪刍小吏欺。
浮名劳彼妇,痛饮得吾师。
不寐炉初烬,流年夜巳移。
清霜双鬓动,红烛寸心知。
残史留三箧,孤怀见五噫。
挑灯重起坐,閒和旧题诗。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岁末除夕的感慨与思考。首联“岁晚柴门冷,江城物候迟”以冷清的柴门和迟缓的物候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氛围。接着,“馀寒回北陆,早萼上南枝”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季节变换,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流转。
“融雪苍山润,严更成角悲”描绘了雪融后山色的滋润与夜晚的凄凉,隐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交游骛渐改,失路更安之”表达了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反思,以及在困境中寻求内心平静的决心。
“海阔星分野,天高岛四垂”以广阔的海洋和高远的天空为背景,象征着诗人对广阔世界的向往与追求。“鱼龙箕子国,燕雀伍员祠”则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深思。
“身世凭楼迥,乾坤把剑疑”表现了诗人面对复杂世事的孤独与困惑,以及对正义与理想的执着追求。“此生甘橡栗,何日偃旌旗”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和平的渴望。
后半部分“药裹封应遍,蹲鸱种颇宜”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关注,以及对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人多弃鸡助,儿总让牛医”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展现了社会风气的变化与人际关系的微妙。
“米价时贤问,薪刍小吏欺”揭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与不公。“浮名劳彼妇,痛饮得吾师”表达了对虚名的不屑和对真正精神导师的敬仰。“不寐炉初烬,流年夜巳移”描绘了诗人深夜难眠的情景,以及时间的无情流逝。
最后,“清霜双鬓动,红烛寸心知”以形象的语言表达了岁月催人老的感慨和内心的孤独。“残史留三箧,孤怀见五噫”则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挑灯重起坐,閒和旧题诗”表达了诗人夜深人静时的自我反思和对过往经历的回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自然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和哲理深度。
松陵四围天接水,中有丹光夜分起。
烧丹者谁抱拙生,半亩云房石林底。
缥囊玉轴纷图书,清风适起烧丹馀。
白日閒花落蛛网,晏然独坐青氍毹。
当时龙虎守深閟,好事何为传紫翠。
每令人费买舟钱,日日来寻隐居地。
因闻昔日瑶池仙,宝鼎丹光飞上天。
剡剡入云如紫电,英英照人兼翠烟。
平生学仙心所羡,亦欲丹光成九转。
等閒白骨埋蒿莱,不似红颜生羽翰。
宿火未消丹未出,诏向神京试儒术。
力言丹候尚须调,再愿六藏归一室。
我到钟山偶相逢,乡心未吐谋先同。
亦有长生不死药,何当与子论成功。
客舍仍栽竹,殷勤忆故园。
乱枝交窄径,轻筱拂卑垣。
曙色烟凝几,秋声月在门。
杀青编汗简,浮碧注山尊。
斸笋供春祀,行庖具夕飧。
高人频驻屐,俗士竟回辕。
虽与山林远,终无市井喧。
晋贤名未泯,唐逸兴犹存。
彷佛龟山路,依稀雁荡村。
南归遂幽息,投老更何论。
我昔放仙鸟,梦游东海滨。
行歌小山桂,遂偶沧洲人。
结交龙门子,招邀浮丘生。
都无簪冕系,而有山水情。
浮丘逐铜辇,龙门登玉堂。
皤然沧洲隐,与我唫沧浪。
有时猎群书,宛在竹深处。
境静不遑眠,中宵启前户。
龙门惜暌离,故写无声诗。
别后见云树,相思但悽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