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露湿烟莎。明月扬波。楼台深夜听笙歌。
我欲乘风何处去,磨剑天河。霜鬓几曾皤。
休问蹉跎。箫声谁为忆秦娥。
回首旧游浑似梦,梦又无多。
凉露湿烟莎。明月扬波。楼台深夜听笙歌。
我欲乘风何处去,磨剑天河。霜鬓几曾皤。
休问蹉跎。箫声谁为忆秦娥。
回首旧游浑似梦,梦又无多。
此词《浪淘沙·襟江阁题壁》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潘飞声所作,描绘了一幅夜色中的江边景象,充满了深沉与幽远的情感。
“凉露湿烟莎”,开篇即以细腻之笔勾勒出夜晚江边的凉爽与湿润,露水沾湿了草丛,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明月扬波”,一轮明月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光影交织,美不胜收。这两句通过视觉与触觉的结合,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又富有诗意的夜晚。
“楼台深夜听笙歌”,夜深人静之时,远处传来悠扬的笙歌声,仿佛是远方的乐章在耳边轻轻回响,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听觉上的享受,也暗示了夜晚的繁华与生活的美好。
“我欲乘风何处去,磨剑天河”,词人表达了想要乘风而去的渴望,寻找一个未知的世界。这里既有对自由的向往,也有对自我提升、追求卓越的寓意,磨剑天河则象征着不断磨砺自己,以期达到更高的境界。
“霜鬓几曾皤”,岁月如梭,词人的鬓发已白,却未曾感到岁月的流逝。这句既是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也是对自己保持年轻心态的自许。
“休问蹉跎”,面对人生的起伏与挫折,词人选择不去追问过去的得失,而是以豁达的态度面对未来。这是一种成熟与智慧的表现。
“箫声谁为忆秦娥”,箫声响起,是否有人在思念那个名为“秦娥”的女子?这个问题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既有对爱情的憧憬,也有对过往情感的怀念。
“回首旧游浑似梦,梦又无多”,最后两句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词人回顾往昔,发现那些美好的回忆仿佛梦境一般,转瞬即逝。同时,他也意识到,这样的梦境已经不多了,流露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深深感慨和对生命有限性的思考。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词人对自然、人生、情感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