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锡泉边护法龙,宝坊丛里振南宗。
寻师一叩西来意,云在青天鹤在松。
卓锡泉边护法龙,宝坊丛里振南宗。
寻师一叩西来意,云在青天鹤在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南华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
首句“卓锡泉边护法龙”,以卓锡泉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庄严的画面。卓锡泉,是佛教中供奉佛陀足迹的圣泉,此处以“护法龙”相称,既体现了对佛法的崇敬,也暗含了龙作为守护者的角色,增添了神秘与神圣的氛围。
次句“宝坊丛里振南宗”,将视线转向寺内,宝坊丛中,诗人感受到南宗禅法的活力与传承。宝坊,即佛寺中的主要建筑,此处“振”字生动地表现了南宗禅法的生机勃勃,以及其在佛教界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第三句“寻师一叩西来意”,表达了诗人寻求智慧与真理的决心。通过“寻师”这一动作,展现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高深佛法的追求。“一叩”则暗示了对答案的期待,以及对佛法真谛的探寻过程。
最后一句“云在青天鹤在松”,以自然景象作结,寓意深远。云在青天,鹤立松间,构成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同时也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超脱。这不仅是对眼前景致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表达了对超然物外、心灵纯净境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意境的佳作。
之子于征,有楚者衣。翼彼北风,翩其以归。
岂忘在公,爰恤尔私。惟皇有命,来慰母思。
之子于征,言汎其舻。明发于越,夕济西吴。
薄登于畿,安车载驱。惟皇有命,将母来居。
之子有母,令仪有怭。养则有禄,皇斯尔锡。
曷以报之,顾怀罔极。竭尔臣节,乃殚子职。
南人使船如使马,北人用马还用船。
将军驱马一万匹,载马直须船一千。
千船费金约五万,其价始与马等焉。
粤中盗贼利舟楫,千顷苍茫凌一叶。
江村遥望隔波涛,骅骝虽健难近蹑。
北师藉马方成功,岂知马更藉船通。
何如用船且舍马,伏波横海名犹雄。
黄金费尽龙媒蹶,残枥萧萧閒厩卒。
马船已朽马骨高,朝汉台边嘶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