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不复旧桑田,瓦釜荆篮止道边。
日暮榆园拾青荚,可怜无数沈郎钱。
生涯不复旧桑田,瓦釜荆篮止道边。
日暮榆园拾青荚,可怜无数沈郎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流民》。诗中通过描绘流离失所的百姓生活,展现了战乱或社会动荡时期民生凋敝的景象。"生涯不复旧桑田"表达了人们生活状态的巨大变迁,昔日的田园生活已不再,如同沧海桑田般遥远。"瓦釜荆篮止道边"形象地刻画了流民们仅有的简陋行囊和落魄境遇,只能在路边栖身。"日暮榆园拾青荚"进一步描绘他们在艰难中寻找生存物资的场景,以榆树的果实聊以充饥,暗示生活的艰辛。最后"可怜无数沈郎钱"以沈约自比,沈约曾因国事而家道中落,此处暗指流民们的财富丧失,连沈约当年的困境都不如,流露出对他们的深深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南州织锦天下奇,家家女儿上锦机。
蓬莱额黄染万斛,渭川茜红种千畦。
凤刀冷淬并江水,龙梭细琢炎洲犀。
春波雨深净如练,挼红濯黛随时变。
高鬟半?玉腕明,心逐轮丝千万转。
晴漪翠浪舞白鲸,细柳高花穿紫燕。
青楼临道起鞦韆,胡蝶鸳鸯逐少年。
月中三郎坐听曲,海上汉武来求仙。
穷年玩岁容发改,研精极巧造化怜。
陌头杨花春鸟语,东家西家教歌舞。
燕姬金捍拥四弦,百万缠头弃如土。
人生得意各有命,岂无红颜甘自苦。
君不见郭门十里桑柘村,蚕妇朝朝踏风雨。
道人炼铁如炼雪,丹铁火花飞列缺。
神焦鬼烂愁镆铘,精魂夜语吴钩血。
居然跃冶作龙吟,三尺笛成如竹截。
道人天声閟天窍,娲皇上天补天裂。
淮南张涯人中杰,爱画道人吹怒铁。
道人与笛同死生,直上方壶观日月。
桐人气迫前星黯,思子宫成翠华晚。
高台有恨碧草新,大野无踪金犊远。
一朝弄兵儿罪轻,百年钟爱天伦深。
戾园魂魄夜寂寂,湖城风雨秋阴阴。
汉宫楼观连天起,方士熏香召仙鬼。
望思望思终不归,茂陵老泪如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