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禽弄晴朝,秋虫吟雨夕。
风和振兰芳,露寒滋菊色。
万物苟得所,随时各有适。
矧伊人最灵,胡为长戚戚。
圣人垂大训,灿烂著方册。
至乐和无声,大礼简无迹。
心专守中庸,身不蹈邪僻。
造次常在前,须臾不离侧。
穷通虽百变,何往不自得。
兹亭聊寓名,和乐在胸臆。
春禽弄晴朝,秋虫吟雨夕。
风和振兰芳,露寒滋菊色。
万物苟得所,随时各有适。
矧伊人最灵,胡为长戚戚。
圣人垂大训,灿烂著方册。
至乐和无声,大礼简无迹。
心专守中庸,身不蹈邪僻。
造次常在前,须臾不离侧。
穷通虽百变,何往不自得。
兹亭聊寓名,和乐在胸臆。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顺应自然、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状态。开篇两句"春禽弄晴朝,秋虫吟雨夕"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四季更迭中生命力的活力与和谐。"风和振兰芳,露寒滋菊色"则写出了自然界中风和日丽、植物茂盛的情景。
接着,"万物苟得所,随时各有适"表达了万物各得其所、按时而适的哲学思考。诗人感慨"矧伊人最灵,胡为长戚戚"似乎在反问人类为何总是感到不满与不安。
以下几句"圣人垂大训,灿烂著方册。至乐和无声,大礼简无迹。心专守中庸,身不蹈邪僻。造次常在前,须臾不离侧"写出了对圣贤之道的追求,以及保持内心平衡、遵循中庸之道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穷通虽百变,何往不自得。兹亭聊寓名,和乐在胸臆"表达了无论处于贫穷还是成功,只要保持内心的和谐与满足,就能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状态。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写,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顺应自然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