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听竹》
《听竹》全文
明 / 沈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城市岂堪闻,潇湘寄耳根。

此君如有语,静者在高轩。

灵玉自成韵,清风不是諠。

心通正如洗,明月满秋园。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听竹》描绘了城市喧嚣中的听竹感受。首句“城市岂堪闻”表达了对都市嘈杂环境的厌倦,诗人选择在潇湘之地寻找宁静,让竹声成为耳朵的慰藉。“此君如有语”以拟人手法,将竹子赋予了生机和情感,仿佛在与静听者低语。接下来,“静者在高轩”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对高雅境界的追求。

“灵玉自成韵”运用比喻,将竹声比作灵动的美玉,自然流畅,富有韵律。而“清风不是諠”则进一步强调竹声的清幽,不同于世俗的喧哗。“心通正如洗”表达了听竹后心灵得到净化,如同洗涤过一般清明。“明月满秋园”以明亮的月光和秋日的宁静园景为背景,烘托出听竹带来的深远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听竹这一日常小事,传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意境,展现了沈周深沉而淡泊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沈周

沈周
朝代:明   字:启南   号:石田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27~1509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猜你喜欢

渔父·舴艋舟人无姓名

舴艋舟人无姓名。
葫芦提酒乐平生。
香稻饭,滑莼羹。
掉月穿云任性

(0)

渔父·五岭风光绝四邻

五岭风光绝四邻。
满川凫雁是交亲。
云触岸,浪摇身。
青草烟深不见

(0)

酒泉子 三闸奔湍(在嘉禾北,望吴门外?

三闸奔湍,一塘远接吴淞水,两行垂柳绿如云。
今古送行人。
买妻耻醮藏羞墓。
秋茂邮亭*书处。
路逢樵子莫呼名。
惊起墓中灵。

(0)

酒泉子 胥山松涛(在县东南十八里德化?

百亩胥峰,道是子胥磨剑处,嶙峋白石几番童。
时有兔狐踪。
山前万个长松树。
下有高人琴剑墓。
周回苍桧四时青。
红日战涛声。

(0)

满江红 赠敬庵葛道(原作通,据道藏改)人

道本无言,要学者、潜通默识。
若万虑俱捐,虚灵湛寂。
动处调停水中火,定中究竟波罗密。
问玄关、一*在何宫,中间觅。
不是心,不是物。
不是仙,不是佛。
只这些端的,鲜人知得。
迷者到头空苦志,悟来不费些儿力。
看无中、生有产灵胎,阳神出。

(0)

沁园春·叉手者谁

叉手者谁,合掌者谁,击拳者谁。
只这些伎俩,人犹错会,无为妙理,孰解操持。
我为诸公,分明举似,老子瞿昙即仲尼。
思今古,有千贤万圣,总是人为。
可怜后学无知。
辨是是非非没了期。
况天地与人,一源分判,道儒释子,一理何疑。
见性明心,穷微至命,为佛为仙只在伊。
功成后,但殊途异派,到底同归。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