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母人泷州避难寓从弟之姻林氏馆有赋·其一》
《奉母人泷州避难寓从弟之姻林氏馆有赋·其一》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白鹄从其母,东飞琼树柯。

苏仙频避弹,炎女未填河。

反哺求粱稻,孤生念茑萝。

昏姻维尔故,留托泰山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白鹄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场景,以及它对家庭责任的承担和对孤生小鸟的关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深沉的家庭情感和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

首句“白鹄从其母,东飞琼树柯”,以白鹄象征孝顺子女,跟随母亲,向东飞向琼树的枝头,寓意着子女对父母的依恋和追随。接着,“苏仙频避弹,炎女未填河”两句,通过苏仙(传说中的避弹仙人)和炎女(神话中的填海女)的典故,表达了对逃避伤害和克服困难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

“反哺求粱稻,孤生念茑萝”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白鹄为了母亲和幼鸟,不辞辛劳地寻找食物,体现了深厚的亲情和责任感。而“孤生念茑萝”,则是对孤身一人的小鸟的同情,小鸟依赖于茑萝(一种藤本植物),象征着在逆境中寻求依靠和保护。

最后,“昏姻维尔故,留托泰山阿”两句,将话题转向婚姻和家族的重要性,暗示了在艰难时期,家族的团结和支持是度过难关的关键。其中,“昏姻维尔故”意味着婚姻关系是维系家族的重要纽带,“泰山阿”则借用了“泰山”这一稳固的象征,强调了家族支柱的作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展现了家庭成员间的深厚情感、个体的责任感以及在逆境中寻求支持和依靠的主题,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哲理深度。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隐园杂咏十七首·其三中林堂

夹林开绮构,前对雨华台。

倏忽烟岚起,庭中万象来。

(0)

刘观察李明府邀同余翰林过晋阳庵慈上人方丈

多病已辞东阁履,思归犹阻玉河冰。

偶寻香火过萧寺,为證莲花问竺僧。

燕雀晴依江阁暖,烟霄春入汉宫层。

云房寂寞知生色,曾向龙门御李膺。

(0)

送沈尚宝

侍臣如雨集蓬莱,词赋翩翩入咏才。

典玺名应高两省,珥貂人已望三台。

蘼芜春送王程去,花柳晴连候馆开。

若到秦淮占气色,五云元自在燕台。

(0)

端午日李明府招同沈刑部姚大名方计部欧博士王太仆集显灵道馆得宫字

琴酒谁将市隐同,碧梧疏竹引离宫。

龙门谒客曾修刺,缑岭吹笙几驭风。

双璧并高华省誉,彩毫真有汉都雄。

天涯萧艾空愁思,归路能无马首东。

(0)

沈纯甫欧桢伯招同徐子与集李惟寅第

一自归耕下噀田,岂知杯酒共谈天。

正朝车马春城里,右辖风流紫阁边。

醉后和歌成白雪,灯前看剑是龙渊。

故人汉殿今持橐,肯借声华照别筵。

(0)

谢廷尉招同方员外赵刺史集

燕台几度逐青骢,留滞那知在汉宫。

凉雨一尊开白社,暮云千里望丹枫。

卜邻我已惭王翰,高卧人今忆谢公。

长袖灯前频起舞,不堪歧路复西东。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