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桑子·其一彭浪矶》
《采桑子·其一彭浪矶》全文
宋 / 朱敦儒   形式: 词  词牌: 采桑子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0)
注释
扁舟:小舟。
汀洲:水中或水边的平地。
翻译
乘舟避难江南,就像失群的大雁,孤独的浮云。穿梭在连绵的烟尘之中,回首中原已泪满襟。
碧山对着水边的平地有丝丝凉意,看着枫树叶和芦苇根。太阳落山了水波平静了怨恨离开了家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在江南的漂泊生活。他乘坐扁舟,成为了一个远离家乡的客人。诗中“旅雁孤云”四字,通过大雁孤独地飞行于高空的景象,表达了旅者的孤独与渺茫之感。“万里烟尘”则勾勒出广阔而又迷离的旅途景象。

当诗人“回首中原泪满巾”,这一幕情深意长。中原是指黄河流域一带,自古以来就是华夏文化的心脏地带,而泪水湿润了手中的巾帕,不仅是对故土的思念,更是对于无法回归的无奈与悲凉。

接下来的“碧山对晚汀洲冷”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江南景色,山峦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清冷,而“枫叶芦根”则是旅人栖息之地的点缀。这里的自然环境虽然美丽,但却无法驱散诗人的愁绪。

“日落波平”写出了傍晚时分江面上波澜不惊的景象,而“愁损辞乡去国人”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故乡与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愁损”二字,生动地描绘出离别时心灵的痛苦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深沉的乡愁与旅途中的孤独感受。

作者介绍
朱敦儒

朱敦儒
朝代:宋   字:希真   籍贯:洛阳   生辰:1081-1159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朱敦儒著有《岩壑老人诗文》,已佚;今有词集《樵歌》,也称《太平樵歌》,《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猜你喜欢

约同舍蜀人王德修三首·其一

远莫远关塞,鸿雁来年年。

我尝按舆图,嶓汉在眼前。

胡为与君别,壮齿今华颠。

下峡君有期,会吴我何缘。

令人愧不如,鸿雁得自便。

(0)

醉书

庚寅仲冬之八日,与诸兄弟诸子侄。

浊酒数杯菜一盆,醉后相忘见真实。

谁云人閒天地窄,但觉物外山林逸。

人生安能皆百年,洪崖浮邱亦浪传。

妻孥安稳鸡犬乐,此外无复有神仙。

甚哉世人不知足,苦积铢缕多买田。

子孙贤否谁能料,近足此身难自保。

举头问天天不应,聊向虚空一舒啸。

得一聚首便为福,得一晌閒真是宝。

但愿如安乐窝中长打乖,微醺著面春拍怀。

不愿如荷锸自随死便埋,以酒为命忘形骸。

(0)

次韵戴成叔·其二

蟋蟀秋乃鸣,反舌不鸣夏。

天地如草亭,万物寄虚架。

达人穷物理,嗜理如嗜炙。

动静各有时,油然会心舍。

(0)

挽孙大监二首·其二

忆昨叩溪扃,承闻病莫迎。

云山成永诀,胶漆感平生。

绋送老无力,薤歌遥寄声。

何须闻宿草,未死有馀情。

(0)

次韵弟观授学陈子得家

忆昨依依话别端,潇潇暮雨满山寒。

去家幸是老亲健,坐馆当如初宦看。

归梦随风扬绿袂,吟情逐日写诗阑。

从今稳入林深处,涂炭何缘行污冠。

(0)

虞美人.题玉环玩书图

玉搔斜压乌云堕。拄颊看书卧。开元天子惜娉婷。

一笑嫣然何事、便倾城。马嵬风雨归时路。

艳骨销黄土。多情谁写画图中。

江水江花千古、恨无穷。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