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胆君臣计若何,匆匆又是一年过。
暮春三月今逾朔,去岁兹辰正议和。
莫倚神灵趋铁马,会看荆棘没铜驼。
腐儒一饱虽无策,偻目伤心自纵歌。
尝胆君臣计若何,匆匆又是一年过。
暮春三月今逾朔,去岁兹辰正议和。
莫倚神灵趋铁马,会看荆棘没铜驼。
腐儒一饱虽无策,偻目伤心自纵歌。
这首诗《丙申三月初九夜有感》由清代诗人梁成楠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联“尝胆君臣计若何,匆匆又是一年过”,诗人以“尝胆”这一典故开篇,暗喻国家历经磨难,君臣共谋策略,却在时间的流逝中显得匆忙而短暂。这既是对过往一年的感慨,也是对时光飞逝的无奈。
颔联“暮春三月今逾朔,去岁兹辰正议和”,描述了时序更迭,春末夏初的景象,与去年此时的和平氛围形成对比,暗示着岁月的流转与局势的变化。
颈联“莫倚神灵趋铁马,会看荆棘没铜驼”,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依靠神灵保佑国家免于战乱的怀疑,同时预示着即使在和平时期,国家也可能因种种原因陷入动荡,形象地描绘了战争与和平之间的转换,以及和平时期的脆弱性。
尾联“腐儒一饱虽无策,偻目伤心自纵歌”,诗人自嘲为“腐儒”,虽无实际策略改变现状,但依然能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通过“自纵歌”表达内心的苦涩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与豁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个人际遇以及时间流转的深刻思考,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