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杳东风吹雁行,淡烟疏柳暗河梁。
边笳忽起暮天远,塞雁不鸣春草长。
野馆梦回花似霰,戍楼诗就月如霜。
应怜投老尚漂泊,白鸟青山堪断肠。
杳杳东风吹雁行,淡烟疏柳暗河梁。
边笳忽起暮天远,塞雁不鸣春草长。
野馆梦回花似霰,戍楼诗就月如霜。
应怜投老尚漂泊,白鸟青山堪断肠。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萧瑟景象和游子的离别之情。开篇“杳杳东风吹雁行,淡烟疏柳暗河梁”两句,以动人的意象展现了春天边塞的萧瑟画面,东风中吹起的大雁在空中飞翔,而地面的柳树被淡淡的烟雾所笼罩,河岸上的景色也变得朦胧。接下来的“边笳忽起暮天远,塞雁不鸣春草长”则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孤寂与萧瑟之感,边疆的号角声响起,暮色中天空显得遥远,而大雁在这样的环境中失去了歌唱的喜悦,只有春天的野草茁壮成长。
至于“野馆梦回花似霰,戍楼诗就月如霜”则是对游子离别后夜晚所见景象的描述,梦中仿佛看到像雪花一样纷飞的花瓣,而在戍楼上赋诗时,只觉月光如同初冬的霜冻。这些意象都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悲凉和对远方游子的思念。
最后,“应怜投老尚漂泊,白鸟青山堪断肠”两句,则是对长辈游子依然漂泊不定的生活表示出深深的同情与惋惜之情。诗人通过“白鸟青山”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于远方游子的牵挂和内心的不舍,最后“堪断肠”则是对这种离别之痛的强烈表达。
整首诗以其深婉的情感、生动的边塞风光和浓郁的古典意境,展示了诗人对于游子离别的无限思念与深切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