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流水绕秦淮,朱阁疏帘出短柴。
野客诗狂时叩舫,曲阑月小每投怀。
柳塘新笛闻残醉,香燕衔泥掠古钗。
红雨满身归又晚,重扶细马上天街。
烟花流水绕秦淮,朱阁疏帘出短柴。
野客诗狂时叩舫,曲阑月小每投怀。
柳塘新笛闻残醉,香燕衔泥掠古钗。
红雨满身归又晚,重扶细马上天街。
这首《秦淮晚归》描绘了秦淮河畔夜晚的宁静与繁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一带的独特风情。
首句“烟花流水绕秦淮”,以“烟花”形容秦淮河两岸的灯火辉煌,犹如烟雾般弥漫,与流水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接着,“朱阁疏帘出短柴”一句,通过对比朱红色的楼阁和稀疏的窗帘,以及远处的简陋柴火,展现了秦淮河畔既有繁华也有朴素的一面,丰富了画面层次。
“野客诗狂时叩舫,曲阑月小每投怀。”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或游人乘船游赏,时而敲击船舷,时而对着弯弯曲曲的栏杆,投向月亮怀抱的情景,充满了浪漫与诗意。这里不仅展现了人物的自由洒脱,也体现了秦淮河畔的夜生活之丰富多彩。
“柳塘新笛闻残醉,香燕衔泥掠古钗。”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秦淮河畔,柳塘边传来新笛声,似乎在诉说着未尽的酒意;而空中飞过的香燕,衔着泥土掠过古钗,既增添了自然的气息,也寓意着生活的琐碎与美好并存。
最后,“红雨满身归又晚,重扶细马上天街。”描述了诗人或游人在夜色中归来,虽然时间已晚,但仍不愿离去,继续在繁华的街道上漫步,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秦淮河畔夜晚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深深喜爱与感慨。
东过九里松,西入飞来峰。
蟠地复际天,面面青芙蓉。
千寻具皱瘦,百穴穿玲珑。
造像始何年,劖削皆神工。
天低山翠活,雨洗春烟浓。
来瀑及奔雷,十步一支筇。
倚阑闻泉声,冷意蟠心胸。
径参情净理,默證南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