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为家宝,此语得真诠。
生众而食寡,交济乃无偏。
譬如成泰岱,积壤到其巅;
又如浚深井,掘土乃得泉。
予家无恒产,衣食敢云便!
况更崦嵫迫,食指动盈千。
亦知有兴废,岸谷海为田。
所贵读诗者,能吟山枢篇。
勤俭为家宝,此语得真诠。
生众而食寡,交济乃无偏。
譬如成泰岱,积壤到其巅;
又如浚深井,掘土乃得泉。
予家无恒产,衣食敢云便!
况更崦嵫迫,食指动盈千。
亦知有兴废,岸谷海为田。
所贵读诗者,能吟山枢篇。
这首清代郑用锡的《感叹(其二)》以勤俭为主题,表达了对家庭经济状况的忧虑和对节约美德的推崇。诗中通过比喻阐述了勤俭的重要,将积累财富比作泰山由小土堆成,挖掘井水比喻从节俭中获得生活的源泉。诗人自谦家境贫寒,衣食尚且艰难,但深知世事变迁,唯有勤俭才能应对可能的困顿,期望通过阅读诗歌,尤其是吟咏那些赞美山川的篇章,来激发内心的坚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朴素,寓意深远,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个人品格的坚守。
六郡良家子,幽并游侠儿。
立乘争钦羽,侧骑竞纷驰。
鸣珂饰华眊,金鞍映玉羁。
膳羞殚海陆,和齐视秋宜。
云飞雅琴奏,风起洞箫吹。
曲终高宴罢,景落树阴移。
微薄承嘉惠,饮德良不赀。
取效绩无纪,感恩心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