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月窥床,轻云飐箔,今宵凉似秋宵。
羞催早睡,低头只数更谯。魂易断,梦难消。
怕仙山、无此蓝桥。鬓蝉细掠,衾鸳慢整,炉麝潜烧。
西楼兀自吹箫。曾想天鸡一唱,便又明朝。
盟鸥誓鹭,大江趁未风潮。五彩结,百宜娇。
荡春痕、凭仗烟绡。只愁杨柳,待人攀折,已有长条。
淡月窥床,轻云飐箔,今宵凉似秋宵。
羞催早睡,低头只数更谯。魂易断,梦难消。
怕仙山、无此蓝桥。鬓蝉细掠,衾鸳慢整,炉麝潜烧。
西楼兀自吹箫。曾想天鸡一唱,便又明朝。
盟鸥誓鹭,大江趁未风潮。五彩结,百宜娇。
荡春痕、凭仗烟绡。只愁杨柳,待人攀折,已有长条。
这首词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清凉,月色如水,云轻风动,营造出一种秋夜特有的宁静氛围。词中以“淡月窥床”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月光透过窗帘,轻轻窥视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感。
接着,“羞催早睡”,通过拟人的手法,赋予了时间以情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不舍。低垂的头,数着更鼓的声音,表现了主人公对夜晚的留恋和对即将到来的睡眠的无奈。
“魂易断,梦难消”,表达了主人公在梦与现实之间徘徊的复杂心情,梦境与现实的交织,使得情感更加深沉。接下来的“怕仙山、无此蓝桥”,则借用了神话传说中的蓝桥,表达了主人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这种追求可能带来的失落感。
“鬓蝉细掠,衾鸳慢整,炉麝潜烧”,细腻地描绘了主人公为入眠所做的准备,动作的缓慢与细致,反映了主人公内心的细腻与敏感。通过这些细节,词作展现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西楼兀自吹箫”,将场景转向了远方,似乎主人公的心也随着这悠扬的箫声飘向了更远的地方。这一句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进一步深化了主人公的情感体验。
“曾想天鸡一唱,便又明朝”,表达了主人公对于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未来未知的期待与恐惧。通过这一设想,词作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规律相联系,增添了作品的哲学意味。
“盟鸥誓鹭,大江趁未风潮”,通过盟约与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对于自由与和谐生活的向往。盟鸥誓鹭,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大江未风潮,则预示着平静与安宁。
最后,“五彩结,百宜娇,荡春痕、凭仗烟绡”,通过色彩与情感的结合,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寄托了主人公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珍惜。这里的“荡春痕”可能指的是春日里留下的痕迹,而“凭仗烟绡”则可能是借助轻柔的烟雾来保护和珍藏这份美好。
“只愁杨柳,待人攀折,已有长条”,以杨柳的生长与变化,隐喻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杨柳的长条,既是自然界的美好,也是主人公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感寄托。整首词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深刻地表达了对生命、爱情、梦想等主题的思考与感悟,情感细腻,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