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仰子墨林,所睹无长者。
莫公岂不文,宛若田父社。
有抱不自璧,虽完讵为瓦。
饥来玩清泌,衡门亦潇洒。
时藻汰欲空,居然余大雅。
俯仰子墨林,所睹无长者。
莫公岂不文,宛若田父社。
有抱不自璧,虽完讵为瓦。
饥来玩清泌,衡门亦潇洒。
时藻汰欲空,居然余大雅。
此诗《四十咏(其二)莫方伯如忠》由明代诗人王世贞创作。诗中以“俯仰子墨林”开篇,描绘了诗人对文学世界的深沉思考与感慨。通过“所睹无长者”,表达了对文坛现状的不满与批判。接着,诗人以“莫公岂不文,宛若田父社”赞美了莫方伯如忠的才华,将其比作朴实的农夫,暗示其文风质朴而不失真挚。
“有抱不自璧,虽完讵为瓦”一句,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对莫方伯如忠才华未被社会充分认可的遗憾。后两句“饥来玩清泌,衡门亦潇洒”则展现了诗人对莫方伯如忠在困境中仍能保持高洁品格的赞赏,以及对其生活态度的钦佩。
“时藻汰欲空,居然余大雅”总结了全诗主旨,强调了莫方伯如忠作品中的高雅品质,即使在时代变迁中也能保持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整首诗通过对莫方伯如忠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真正文学价值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父没不扶归,母老不侍旁。
积此万古恨,饥驱游他乡。
南风蒸六月,客子汴梁歇。
西风下太行,艰险磨瘦骨。
瘦骨不自恕,云飘海东去。
回忆北堂萱,意马索难驭。
君归步金銮,天颜为之欢。
愿一见吾母,言骥身平安。
家远知自爱,天寒知著裳。
勿为游子念,倚闾朝暮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