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圣与仁吾岂敢,空言犹足慰虚生。
明开教劝用常道,永使子孙持善名。
此日贻谟情未显,他时受赐事非轻。
庶几此意流天下,天下何由不太平。
若圣与仁吾岂敢,空言犹足慰虚生。
明开教劝用常道,永使子孙持善名。
此日贻谟情未显,他时受赐事非轻。
庶几此意流天下,天下何由不太平。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所作的《教劝吟》,表达了诗人对教育引导后辈秉持圣人仁德的重视。首句“若圣与仁吾岂敢”,谦逊地表示自己不敢妄称圣贤,但希望通过言传身教来激励他人。接下来,“空言犹足慰虚生”强调了言语的力量,即使没有实际行动,也能给予人生安慰和指导。
“明开教劝用常道”表明诗人倡导以普遍适用的道德原则进行教导,希望这些原则能长久影响子孙,让他们拥有良好的名声。“此日贻谟情未显”,诗人表达现在传递的教诲可能还未完全显现其深远意义,但未来子孙会意识到其重要性。“他时受赐事非轻”进一步强调接受这样的教诲并非小事。
最后两句“庶几此意流天下,天下何由不太平”,诗人期盼自己的教诲能够广为流传,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太平。整首诗体现了邵雍对于教育和社会责任的深刻见解,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我有一樽酒,来自故人家。
故人久相别,十载隔天涯。
相思不相见,对月开注霞。
一酌延清风。
清风为我开灵襟。
再酌劝明月,明光徘徊冷光发。
三酌望故人,明月清风颜色。
高歌起舞赓长谣,声裂金石贯曾碧。
伯伦已死渊明殂,蜾蠃螟蛉漫充塞。
须臾各罢玉壶空,醉觉长天不盈尺。
昔见山阳盛,气象吞淮壖。
士子世忠孝,民物安园田。
再到已屯兵,鼙鼓喧中天。
户口莽凋弊,庐里储橐鞬。
济师有虎臣,隔岸威腥膻。
翠华江梅上,玉阙风尘边。
未至重慨叹,荒城委苍烟。
貔貅过江南,狐兔游城颠。
余民如惊鹿,菜色惨不鲜。
呼之莫肯留,犹意虏所专。
三过乃三变,感时良泫然。
二赵忠益高,仲车魂尚贤。
欲吊寂无所,淮月空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