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中原雅唱酬,向余何事晚方求。
但教寻得河源路,天柱昆仑在上头。
七子中原雅唱酬,向余何事晚方求。
但教寻得河源路,天柱昆仑在上头。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对友人谢全椒的回赠之作,通过诗中的“七子中原雅唱酬”开篇,展现出一种文人之间的相互酬答与交流的雅致氛围。接下来的“向余何事晚方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迟来的请求或邀请的感慨,或许暗含着对时光流逝、友情珍贵的深沉思考。
“但教寻得河源路,天柱昆仑在上头。”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探寻友谊的真谛比作寻找河流的源头,将深厚的友情比作高耸入云的天柱和昆仑山,寓意深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友情持久不变的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与珍视,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明代文人之间情感交流的佳作。
廿年曾注粤参藩,前后趋承站主恩。
岭外民生空杼轴,辽阳兵气咽关门。
私忧国计无归着,屡到家书亦厌烦。
半百已过弹指顷,尚留残烛照黄昏。
蜡月全晦岁华暮,原烧偷青春微露。
突冷连朝待束薪,床空半夜抖残絮。
年年逼除贫泥人,今岁颇得贫中趣。
小厖狺狺吠欲喑,操券都来征逋负。
闭门龟缩坚不出,诳言白石庵中去。
东邻贳酒喜盈罂,西家乞米刚半釜。
地炉榾柮四壁红,绝胜龙涎照银炬。
纨裤膏粱生无分,执鞭未可吾奚慕。
蹇我亦非智术疏,自是君家合豪富。
且呼焚鱼暖浊酒,一劝一杯自宽谕。
妻妾牛衣坐两头,两儿膝畔差韶悟。
得岁有庆失岁罚,椒花欲颂粗能句。
逾艾明朝老秃翁,视此足验平生遇。
玉梅寒香扑鼻来,大杯停手已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