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癸亥除夕》
《癸亥除夕》全文
明 / 曹学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廿年曾注粤参藩,前后趋承站主恩。

岭外民生空杼轴,辽阳兵气咽关门。

私忧国计无归着,屡到家书亦厌烦。

半百已过弹指顷,尚留残烛照黄昏。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ǐhàichú
míng / cáoxuéquán

廿niànniáncéngzhùyuècānfānqiánhòuchéngzhànzhǔēn

lǐngwàimínshēngkōngzhùzhóuliáoyángbīngyànguānmén

yōuguóguīzhedàojiāshūyànfán

bànbǎiguòtánzhǐqǐngshàngliúcánzhúzhàohuánghūn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曹学佺在癸亥除夕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和家乡的深深忧虑。首句“廿年曾注粤参藩”回忆了诗人过去二十年在广东任职的经历,对朝廷的忠诚和效劳可见一斑。接着,“前后趋承站主恩”描绘了他追随主子,尽忠职守的情景。

“岭外民生空杼轴”暗示了岭南地区民生凋敝,如同织机空转,无人使用,揭示了战乱或贫困带来的影响。“辽阳兵气咽关门”则将视线转向东北边疆,辽阳一带战事紧张,关门紧闭,气氛压抑。

“私忧国计无归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计的深深忧虑,感到无计可施,个人的忧虑与国家的困境交织在一起。“屡到家书亦厌烦”则反映出诗人频繁收到家书,但因忧虑国事而心生厌倦,无法静心回复。

最后两句“半百已过弹指顷,尚留残烛照黄昏”以时光匆匆和残烛黄昏的景象,寓言诗人已步入老年,感叹岁月如梭,但仍心系国家,希望能为国家分忧,直到最后一刻。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沧桑感,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作者介绍

曹学佺
朝代:明   字:能始   号:石仓   籍贯:明福建侯官   生辰:1573—1646

(1573—1646)明福建侯官人,字能始,号石仓。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至广西右参议。天启间,梃击狱兴,学佺所著《野史纪略》直书本末,六年,以私撰野史,淆乱国章罪,被削职为民。崇祯初,起广西副使,力辞不就。家居二十年,潜心著书。南明隆武帝立,乃破家起义,官至礼部尚书。清兵入闽,入山自缢死。有《石仓集》等。
猜你喜欢

题玉士亨看山处

看山何处候神仙,地近城南尺五天。

林屋雪消攒玉笋,上方云影出青莲。

行人独去西风里,倦鸟双回落照边。

此日骑曹谁记马,閒支手板思悠然。

(0)

十一月廿三日夜集次韵卢廷举

河桥春向柳条归,买酒从教更典衣。

倒海北风三日盛,著人南雪六花飞。

铜盘烧蜡诗初就,羯鼓催觞令不违。

身后空名亦何用,独怜张翰早知几。

(0)

秋怀·其二

黄鹤日千里,潜鱼必深池。

蠢兹橘中蟊,化蝶俄天飞。

翩翩苦不已,倏忽胶蟊丝。

两翅既摧折,何日回枯枝。

非才慎所处,富贵亦何为。

且尽一杯酒,物我共忘机。

(0)

登积庆寺阁

层楼何巍哉,金碧中突兀。

俯见百里外,山断平野阔。

青天倾东南,伯气忽已灭。

忆作皇庆初,六合既同辙。

眷兹葭菼中,鬼二成观阙。

我来属丧乱,彷佛大业末。

奔窜虽云苦,登眺亦颇悦。

居庸不可见,太华才一发。

故乡今何如,路险复霜雪。

苍苍白日晚,目送归鸟没。

(0)

读书堆

泊舟亭林湖,突兀空王宫。

当时读书处,鸟雀呼秋风。

前瞻两金山,抃舞波涛中。

眷兹一篑力,克配千仞崇。

恐有文字藏,中夜飞白虹。

荒哉梦中语,且复诳儿童。

我亦有书癖,五经老未通。

草堂可遂结,当作两希冯。

(0)

次韵张希载雨中书怀

夏雨盈百川,高岸复深谷。

鳞鳞低度云,汨汨驶流瀑。

口营叹翔鹳,臆诉哀病鹄。

征夫在中道,少妾乱心曲。

更希若木光,照此车下独。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