嶙嶒高崠切云霞,倦客经行思转赊。
深径黄茅数十里,荒村绿树两三家。
羊肠诘屈循崖转,马足凌兢怯石斜。
世路险巇宁独此,市朝平坦更堪嗟。
嶙嶒高崠切云霞,倦客经行思转赊。
深径黄茅数十里,荒村绿树两三家。
羊肠诘屈循崖转,马足凌兢怯石斜。
世路险巇宁独此,市朝平坦更堪嗟。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前往石城途经鹅公崠时所见的山景与内心感受。首句“嶙嶒高崠切云霞”以峭壁直插云霄的形象开篇,展现出鹅公崠的雄伟壮观。接着,“倦客经行思转赊”一句,点明了诗人作为旅人的疲惫与思绪的纷扰。
“深径黄茅数十里,荒村绿树两三家”描绘了一段漫长而荒凉的旅程,黄茅覆盖的道路延伸数十里,只有零星的村庄点缀其间,绿树掩映之下,透露出一丝生机。这种景象既展现了旅途的孤独与寂寞,也暗示了自然环境的原始与野性。
“羊肠诘屈循崖转,马足凌兢怯石斜”进一步描述了道路的崎岖不平,羊肠小道蜿蜒曲折,紧贴悬崖,马蹄在斜坡上小心翼翼地前行,生怕滑落。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行进的艰难与危险。
最后,“世路险巇宁独此,市朝平坦更堪嗟”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感慨。诗人认为,尽管眼前的鹅公崠之路险峻,但人生的旅途同样充满挑战与不确定性。相较于繁华都市中的平坦大道,这样的艰难之路或许更能引发人们的深思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作者在自然景观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人生道路的独特感悟。
板桥曲对柴门影,依依画桡停住。
蟋蟀啼完,芙蓉病老,秋事如烟过去。萧森院宇。
有野鹤迎人,闲鸥作主。
点醒微阴,隔篱红叶绣霜谱。竹林馀韵再见。
算疏狂小阮,高会仍与。
尘柄生寒,鹅杯泛暖,还我晋时风趣。清游俊侣。
正水阁花香,残灯催句。醉过黄昏,夜深还听雨。
迅风激高云,朔雁正南翔。
良友在长安,寄我诗数行。
恍闻渐离筑,忽洒燕山霜。
肝胆两相照,然诺安能忘。
结辔尔优游,块处吾傍徨。
久挟三千牍,不共侏儒囊。
空射箭头书,无益聊城亡。
嗟嗟竟白头,蓬蒿泪沾裳。
丈夫抱远略,策名在疆场。
不知汉天子,曾复问冯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