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连轻千金,高蹈东海边。
孔祐隐四明,瓦视山谷钱。
人各有其志,志在情不迁。
轻装有馀煖,布衣亦禦寒。
何曾日费万,亦只供一餐。
我欲叩天关,乞取钱如山。
散作天上星,广落天地间。
邓通失铜山,饿死人不怜。
当其炙手时,睥睨豪与贤。
陋巷金石声,焉如一囊钱。
世人供淫靡,不惜金掷千。
煌煌义所在,半菽情亦牵。
岂知淡荡人,拂衣自高眠。
鲁连轻千金,高蹈东海边。
孔祐隐四明,瓦视山谷钱。
人各有其志,志在情不迁。
轻装有馀煖,布衣亦禦寒。
何曾日费万,亦只供一餐。
我欲叩天关,乞取钱如山。
散作天上星,广落天地间。
邓通失铜山,饿死人不怜。
当其炙手时,睥睨豪与贤。
陋巷金石声,焉如一囊钱。
世人供淫靡,不惜金掷千。
煌煌义所在,半菽情亦牵。
岂知淡荡人,拂衣自高眠。
这首诗以“咏钱”为主题,通过对比不同人物对待金钱的态度,探讨了金钱的价值与人性的真谛。诗中提到鲁连和孔祐两位历史人物,他们选择远离尘嚣,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高尚,而对物质财富不屑一顾。这种对物质的淡泊态度,与追求金钱的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诗人进一步阐述了金钱的两面性:一方面,它能带来物质上的满足和舒适,但另一方面,过度追求金钱可能导致道德的沦丧和社会的不公。以邓通为例,他拥有铜山却最终因金钱而饿死,讽刺了金钱的虚幻本质。同时,诗中也提到了金钱在社会中的作用,如供养淫靡的生活,但同时也强调了“煌煌义所在”,即在道德和正义面前,金钱并非唯一考量。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愿意“拂衣自高眠”,远离世俗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深刻揭示了金钱与人性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现代社会中保持独立人格和精神追求的重要性。
凤飞千仞宿昆丘,饥食竹实渴饮沧海流。
人间此物不易见,云胡得之置在中堂幽。
矍然注视使我疑,文彩照座光陆离。
初惊素壁开丹穴,忽辨朝霞捧赤曦。
腾辉绚景瀰东海,积石方壶渺焉在。
嬴女箫声隔彩云,缑仙笙韵流苍霭。
忆昔重华称盛治,览德呈祥曾一至。
周京载见岐山鸣,迩来千载不复闻其声,祗令粉墨丹青空尔形。
方今圣人在位寰宇清,豁廓氛■登休明。
锵锵韶濩谐灵奏,蔼蔼冯翼充王廷。
吁嗟乎人中之凤乃所珍,我爱南宫上卿美且仁。
格天事业归寅直,华国文章重缙绅。
昌辰更赋卷阿什,化日高翔阿阁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