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壬辰寄谢陈伯玑先生选刻忠悯遗诗》
《壬辰寄谢陈伯玑先生选刻忠悯遗诗》全文
明 / 黎延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古道谁于今日然,碑阴硕友记吾先。

交因陈实生前重,书识扬雄死后传。

恨魄犹随南诏鸟,吟魂应慰北邙烟。

鹠鹂感激知何用,四壁无藏自可怜。

(0)
鉴赏

这首诗《壬辰寄谢陈伯玑先生选刻忠悯遗诗》是明代诗人黎延祖所作,通过诗句表达对陈伯玑先生选刻忠悯遗诗的感慨与敬意。

首联“古道谁于今日然,碑阴硕友记吾先”以古道为引子,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怀念,仿佛在说:在今天的道路上,又有谁能够像古人一样留下深刻的足迹?碑阴硕友,即碑文旁的挚友,这里借指陈伯玑先生,他铭记着先人的事迹,如同碑石上的文字,永远镌刻在人们的心中。

颔联“交因陈实生前重,书识扬雄死后传”进一步阐述了陈伯玑先生对历史人物的重视与传承。陈实和扬雄都是古代著名的历史人物,陈实生前被重视,其事迹得以流传;而扬雄虽已去世,但其著作仍被后人传颂。陈伯玑先生通过选刻忠悯遗诗,延续了这些历史人物的精神与事迹,使得他们的故事得以在后世流传。

颈联“恨魄犹随南诏鸟,吟魂应慰北邙烟”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历史人物的“恨魄”和“吟魂”赋予情感,想象它们随着南诏的鸟儿飞翔,慰藉着北邙山的烟雾。这里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哀思,同时也寄托了对他们精神永存的希望。

尾联“鹠鹂感激知何用,四壁无藏自可怜”则以自然界的鸟类——鸺鹠和黄鹂为例,说明即使它们对历史人物的感激之情也无法改变现实。四壁无藏,暗示着历史人物的遗作或事迹可能难以得到妥善保存,流露出一种无奈与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缅怀,表达了对陈伯玑先生选刻忠悯遗诗这一行为的赞赏与敬意,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精神与事迹传承的思考与感慨。

作者介绍

黎延祖
朝代:明

黎延祖(约一六二七—?),字方回。番禺人。遂球长子。明思宗崇祯贡生,以父荫锦衣卫指挥佥事。明亡,隐居不仕。有《瓜圃小草》。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有传。
猜你喜欢

依韵和田虎通判兼呈品防签判四首·其三

剧谈终日少文移,幕府新开盛一时。

羊酪未妨留灌顶,蟹螯何苦负操卮。

诗成醉里遗忘易,思发花前属和迟。

更许此生刚节在,祇应惟有岁寒知。

(0)

和济叔春日

青衫日日逐埃尘,风雨今朝重惜春。

幽鸟数声还近节,落花万片正愁人。

十分润泽生东亩,一丈波涛长旧津。

欲踏泥涂上城角,纷纷草色细如茵。

(0)

运使仲谋去年冬入钟陵后八日予有鄱阳之行至仲春壬子归后七日仲谋有庐陵之行至孟夏戊申归前端午一日予有丹阳之行书呈运使仲谋丈

游从每笑未经旬,祇有为僚分已亲。

自古论交何待久,白头往往却如新。

(0)

望云岭自古北口五十里至岭上南北使者各置酒三盏乃行·其二

投老不堪行路难,衰迟久合老田间。

雪霜一意催蓬鬓,尘?多方污病颜。

(0)

和君时弟芝山避暑

避热犹如避火攻,尽将身世隐壶中。

微云急送鹿头雨,远水故吹牛首风。

(0)

赠仲至·其二

倒囷虚廪出珠玑,万事从容指是非。

世有贾生人未识,漫闻流涕欲沾衣。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