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愤偶不遣,迹寓情遂滞。
岩穴求故心,悠然复忘世。
理杖追前贤,握手仍夙契。
入谷闻松声,临壑见崖势。
清泉穿石底,奇峰表天际。
海堧自阴淡,霜野转明丽。
犬吠秋涧响,樵归远林霁。
萧条有余欢,宠辱谁能计?
时愤偶不遣,迹寓情遂滞。
岩穴求故心,悠然复忘世。
理杖追前贤,握手仍夙契。
入谷闻松声,临壑见崖势。
清泉穿石底,奇峰表天际。
海堧自阴淡,霜野转明丽。
犬吠秋涧响,樵归远林霁。
萧条有余欢,宠辱谁能计?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甲午年秋天与友人王新亭、颖叔一同游览大珠山的所见所感。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友情的深情赞美。
首句“时愤偶不遣,迹寓情遂滞”,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难以释放,行动被情感所束缚的状态。接着,“岩穴求故心,悠然复忘世”则展现了诗人寻求内心的平静,暂时忘却尘世烦恼的心境。
“理杖追前贤,握手仍夙契”表明诗人以杖为伴,追寻古代贤人的足迹,与友人握手,重温往昔的深厚情谊。接下来的“入谷闻松声,临壑见崖势”描绘了进入山谷听到松涛声,站在山崖边看到壮观景象的画面。
“清泉穿石底,奇峰表天际”进一步展示了自然界的壮美,清澈的泉水穿透岩石,奇特的山峰直插云霄。而“海堧自阴淡,霜野转明丽”则是对海边和霜覆盖的田野在不同季节景色的描绘,展现出自然界的多变与美丽。
“犬吠秋涧响,樵归远林霁”则通过犬吠和归樵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最后,“萧条有余欢,宠辱谁能计?”表达了尽管环境清幽,但心中仍有欢愉,对于荣华富贵的计较显得微不足道。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友情的颂扬,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向往自然美景以及珍惜友情的人生态度。
沉沉万仞渊,下有骊龙珠。
佩之寿松乔,售之富侔都。
贪夫临渊羡,重利轻微躯。
百金不龟药,千金水犀珠。
丹砂与翠羽,陆产海所无。
赍装涛浪中,巨阙光炯如。
粲粲两青童,骈肩问所须。
再拜上珠翠,敢问龙起居。
青童粲玉齿,云龙卧玄虚。
为君穷珠山,鞭云取长驱。
云急风更恶,苍梧来时徐。
丹药两须失,哀哉饱鲸鱼。
负米尝漂迹,关心为倚门。
尽欢惟啜菽,奉旨屡空尊。
温剂劳分给,新诗且记存。
开缄细吟讽,小立近黄昏。
彩鸾去,适怨清和,锦瑟谁共理。
奈春光渐老,万金难买,榆钱空费。岸草烟无际。
落花满地芳尘委。翠袖里,红粉溅溅,东风吹泪。
任鸳帏底。宝香寒、金兽慵熏绣被,依依离别意味。
琼钗暗画心期。倩啼鹃、为催行李。
黯销魂,但梦逐巫山,情牵渭水。
待得归来后,灯前深诉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