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儿空毛行,贫儿把他物。
被物牵入廛,买卖不得出。
觉暮便归舍,黄昏黑漆漆。
所求不称意,合家加啾唧。
自无般若性,乏欠波罗蜜。
把绳入草里,自系百年毕。
实是可怜许,冥冥不见日。
富儿虽空手,家中甚富溢。
自有无尽藏,不假外缘物。
周流用不穷,要者从理出。
富儿空毛行,贫儿把他物。
被物牵入廛,买卖不得出。
觉暮便归舍,黄昏黑漆漆。
所求不称意,合家加啾唧。
自无般若性,乏欠波罗蜜。
把绳入草里,自系百年毕。
实是可怜许,冥冥不见日。
富儿虽空手,家中甚富溢。
自有无尽藏,不假外缘物。
周流用不穷,要者从理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鲜明的社会对比画面。一方面是“富儿空毛行”,他们虽然手中无物,但家中充裕,不需要依赖外在之物。另一方面是“贫儿把他物”,贫穷的孩子却要通过变卖身边的物品来维持生计。这两种境遇如同两个世界,富者自在,而贫者备受煎熬。
诗中“被物牵入廛,买卖不得出”一句,形象地展现了贫穷之人的无奈和困顿。他们被迫将家中仅有的物品带到市场去售卖,却又因种种原因而无法顺利成交,这种生活的艰辛令人叹息。
“觉暮便归舍,黄昏黑漆漆”描写的是贫穷之人在日落时分不情愿地收场回家,他们的心情如同天色一般昏暗而又沉重。接着“所求不称意,合家加啾唧”一句,则表达了他们内心的失望与不安,这种生活的挣扎和无奈感染着每一个家庭成员。
在后面的几句中,“自无般若性,乏欠波罗蜜”可能是在借用佛教术语来形容贫穷之人的智慧或善行不足。而“把绳入草里,自系百年毕”则像是比喻他们的处境,如同被草绳所束缚,难以挣脱。
最后,“实是可怜许,冥冥不见日”一句,直指这种贫穷生活的悲惨和无望。而与之相对照的是“富儿虽空手,家中甚富溢。自有无尽藏,不假外缘物。周流用不穷,要者从理出”,则是富裕生活的一种写实,富者的自在与充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贫富两极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刻的社会观察和同情心。
江流寂无声,明灭窗月晓。
客枕归梦馀,意先西蜚鸟。
雪天信少风,翳面正缭绕。
富池忽信次,肯羡雕鹘矫。
向免犯险艰,神惠顾岂少。
今晨有佳兴,调笑向诸小。
波平旗脚直,康庄驰騕袅。
鳞鳞到座隅,健鹊啅林杪。
人家积苏间,山影横练表。
未成官缚去,得句吾事了。
隆岸围小河,纡郁江之隩。
初看一泓窄,旋望百顷渌。
艅艎与下濑,山屹复云矗。
自治贵不试,此舟江左腹。
向来胡骑南,势若撼坤轴。
飞城截中流,群孽颈为缩。
元凶坐自毙,犬羊仅还毂。
千龄有机会,二竖方角逐。
武刚环貔貅,突骑骛陵陆。
古今常胜术,所投副所欲。
神州久望望,庙算伫复复。
区区计自保,胶柱难为曲。
客行宁贾胡,小泊遂信宿。
抚事空三叹,为儒惭碌碌。
秦邮望仪真,相与不三驿。
仕学四十年,此地几旅食。
寓公芹泮士,十九尽亲识。
兹游最奇伟,诗坛许投迹。
每当觞咏间,不盖惭颊赤。
赤手桃虓虎,空弮抗雄戟。
四盼号猿手,未敢箭锋直。
排日有胜践,尚恐坐岑寂。
才卷俯江帐,复蜡东园屐。
小奚费收捃,巨橐珍的历。
摩挲归装富,足容傲侯伯。
中古避世者,或以饮自名。
世网未易脱,颠眩宁其情。
嗟哉竹林子,哜茹日瓶罂。
时既谢周汉,顾肯羡久生。
中圣怜徐邈,种秫想渊明。
卯金当涂高,委质吾颜赪。
偕我偶盛时,生亦未易轻。
况子淑茂资,天骥趣修程。
论才应时须,挺志为亲荣。
亲言铭肺肝,盍师陶士衡。
老境阅流光,翩若下坂车。
除夜更深念,系尾留去蛇。
昔人老世故,亦复兴此嗟。
迫岁况羁旅,孤舟如泛槎。
妻孥共蓬窗,偪侧栖树鸦。
拨火话乡国,悽怆杂笑哗。
桃柏粗能具,爆竹知谁家。
欻听鸡鼓翼,尚看灯结花。
遥知诸神晓,共正青帝衙。
我亦东风前,坐待帆影斜。
平时豪饮兴,人议老羌渴。
骏蹄就康庄,中有溪涧遏。
俛仰三十年,仅作扶病活。
乐事生无几,造物忍见夺。
谢安晚多感,正赖箫鼓聒。
胡姬卖酒地,缅想不容谒。
即今少年梦,尚苦法士孽。
两君诗酒豪,将坛最阀阅。
左顾得投辖,胜谭看吐屑。
雪天仆为更,盘饭鲜粗割。
共怜后山穷,块处但禅说。
一饱共此客,矜向邻里说。
问疾不厌频,他费尚可节。
官涂计离合,江海浮一叶。
别期后归燕,光阴等消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