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霜入林山叶赤,烱烱寒蟾照空碧。
千尺孤峰倚绛霄,俯仰乾坤一秋色。
高怀本与山水同,闲踪得伴渔樵翁。
纵谈不及尘世事,笑指天外南飞鸿。
披图景象看如此,双目顿令清似水。
欲凭粉墨写蓬瀛,更拂溪藤寻画史。
清霜入林山叶赤,烱烱寒蟾照空碧。
千尺孤峰倚绛霄,俯仰乾坤一秋色。
高怀本与山水同,闲踪得伴渔樵翁。
纵谈不及尘世事,笑指天外南飞鸿。
披图景象看如此,双目顿令清似水。
欲凭粉墨写蓬瀛,更拂溪藤寻画史。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林的静谧画卷。首句“清霜入林山叶赤”,以清霜点染秋意,山林间红叶满枝,色彩鲜明,展现出秋天特有的壮丽景色。接着“烱烱寒蟾照空碧”一句,寒月高悬,月光如洗,照亮了碧蓝的天空,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
“千尺孤峰倚绛霄,俯仰乾坤一秋色”两句,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孤峰,它仿佛与天相接,俯瞰着整个天地间的一片秋色,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接下来,“高怀本与山水同,闲踪得伴渔樵翁”两句,诗人以高远的心境与自然融为一体,与渔夫樵子为伴,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
“纵谈不及尘世事,笑指天外南飞鸿”则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尘世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与天边南飞的大雁相视而笑,似乎在谈论着更为广阔的世界。最后,“披图景象看如此,双目顿令清似水。欲凭粉墨写蓬瀛,更拂溪藤寻画史”四句,表达了诗人通过绘画来捕捉和再现眼前美景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超然物外生活境界的向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