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士度人久,空岩花雾深。
徒知燕坐处,不见有为心。
兰若门对壑,田家路隔林。
还言證法性,归去比黄金。
开士度人久,空岩花雾深。
徒知燕坐处,不见有为心。
兰若门对壑,田家路隔林。
还言證法性,归去比黄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状态。开头两句“开士度人久,空岩花雾深”描写了隐逸之士长久居住在深山之中,与尘世隔绝,周围环境充满了花香和雾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接下来的“徒知燕坐处,不见有为心”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只知道燕子安坐在高处,而自身则无所追求,无烦恼之心。燕子在这里象征着超脱红尘、悠然自得的状态。
“兰若门对壑,田家路隔林”两句描绘了寺庙和田园之间的宁静景象。兰若即是佛教中的寺院,这里指的是招隐寺;“门对壑”意味着寺庙面向深山的峡谷,而“田家路隔林”则表明田野之家的路径被茂密的树林所阻隔,进一步突出了这处人迹罕至、与世隔绝的幽静环境。
最后两句“还言證法性,归去比黄金”中,“还言”意指重申或强调,"证法性"则是佛教术语,意味着修行到达某种境界,认证了佛法的真理。而“归去比黄金”则用富贵之物——黄金来形容归隐生活的珍贵与向往,表明诗人对这种精神追求的重视和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佛法修行的肯定,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越尘世、寻找心灵宁静的深切愿望。
故雄失,故雄惊,魂那相顾脱身矰。
缴外可以高飞去,故雌失故雄大义。
固不夺馀生樊笼,外可以幸存活北。
风萧萧,新月黄,一飞一栖心摧伤。
寻声察影务相得,哀怨一和天飞霜。
寸肠叫绝血泪继,以死报雄何慨慷。
雄可语患难,雌可语死生。
江湖寥落烟波里,似续空山麟凤名。